人老之后,身體調節功能下降,容易失眠;經常出現入睡困難、多夢、早醒以及深度睡眠時間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而驚醒等現象。
高質量的睡眠是人體最好的“補藥”。老年人經常睡眠不好,一方面需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同時也要注意補充營養,保持營養均衡。
良好的睡眠習慣包括以下5個方面內容:
1、每天晚上在9——10點入睡,最晚也不要超過11點。
2、晚上睡眠時間不少于7小時,不超過10個小時。
3、睡前2小時除了喝牛奶、水之外,盡量不要再吃其他食物;盡量避免吃飽就睡,經常吃夜宵等不良習慣。
4、睡前通過泡腳、按摩、聽輕音樂、梳頭等方式放松心情,促睡眠。
5、睡前30分鐘,要盡量少看視頻,手機或者玩游戲,不做劇烈的運動,保持平和的心態,有助于睡眠。
缺乏4種營養素,也容易失眠
1、人體缺水,容易失眠
人體任何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水是人體需求量最大的一種營養素。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天大約需要消化2500——3000毫升的水分。
晚上缺水,人體會感覺到口渴,所以就會從睡眠中醒來。此外,人體嚴重缺水,還會心慌,所以是難以入睡的。
建議:晚餐不要進食過咸、過于油膩、辛辣刺激食物、喝酒、含糖較高的飲料等,這樣會增加人體對水分的需求,晚上睡覺就容易出現缺水現象。
晚上睡覺前30分鐘,也可以喝適量的水,以防夜間人體缺水而影響睡眠。
2、缺鈣
鈣不僅是成骨細胞的基礎材料,同時還參與了人體絕大部分的代謝活動,其中包括神經元信號的傳遞,對于人體的神經調節功能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所以,人體缺鈣也會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人老之后,鈣質的吸收功能下降,同時流失也會更加嚴重,因此需要攝入更多的鈣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我國成年人每天應攝入不少于800毫克的鈣質;而老年人每天應收入不少于1000毫克的鈣質。
建議老年人每天的食物當中最好添加400毫克左右的牛奶,以及1——2個雞蛋等含鈣較高的食物;同時合理的運動、曬太陽可提高鈣質的吸收與利用率。
3、缺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組織細胞的基礎材料,同時也可以給人體提供能量,合理補充蛋白質,可提高人體修復功能,合理補充蛋白質有助于改善睡眠質量,提高人體修復功能。
建議老年人每天的食物中應包含2——5份高蛋白食物,包括雞蛋、牛奶、豆類及其制品,堅果以及肉類食物。
4、缺乏維生素
維生素不能給人體提供能量,也不是人體組織細胞的基礎材料,然而可以促進人體的代謝與調節功能,就好比人體的“潤滑劑”一樣。人體缺乏維生素,睡眠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老年人每天應進食400克左右新鮮蔬菜,以及300克左右的新水果,零食可以適量的堅果,不要出現挑食、偏食等現象,一般不用擔心維生素的缺乏。
人老之后更好注意營養均衡;建議每天進食不少于12種不同的食物,每周不少于21種不同的食物;其中包括各種谷薯類食物;如米飯、面條、玉米粥,或者是小米、高粱、蕎麥、麥片粥,堅果等等;各種肉類食物,如瘦肉、家禽肉、魚類、以及禽蛋、奶類等式。
老年人每天應進食400克左右的新鮮蔬菜,以及300克左右的新鮮蔬果,彌補其他是中膳食纖維與維生素的不足。
由于牛奶、豆漿等食物,營養價值比較全面,比如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很低的脂肪,以及很高的維生素與各種礦物質;同時還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在睡前進食也不會加重胃部負擔,還能促進睡眠,所以,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嘗試在睡前30分鐘喝一杯熱牛奶或無糖豆漿,溫度控制在50度左右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