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劉火火
艾灸,區別于烤肉的關鍵是什么?
艾灸,區別于烤肉的關鍵是灸進去了。
所謂的灸進去,是指艾熱被主動吸收進體內。
很多人以為,艾熱是滲進被灸者體內的。我在幫人施灸和自灸的過程中,很明顯地體會到,人體對艾熱的吸收是主動獲取的,甚至是表現出來一口一口在吸的樣子,就像孩子在吃奶。
主動吸收,才會有吸力。這是施灸者能感覺到吸感的物理基礎。試想一下,你拿著艾條對著空氣“灸”,此時艾熱在空中就是簡單的滲透,又哪里來的吸力和吸感呢?
初學艾灸,要跟著感覺走
初學艾灸,最好不要執著于某某穴治某某病,而應跟著被灸者的感覺走。
如果是在烤肉,被灸處會很燙。而如果灸進去了,被灸處是不會感到燙的——用手摸上去會感覺到該處皮膚溫度比周圍的高,而被灸者卻不感到燙。
灸處不燙,即有灸感。
至于透熱、傳熱、擴熱等熱灸感,或者痛、脹等非熱灸感,那是被灸者在艾熱作用下產生的種種感覺,因人而異,不必強求。初學者只需多問問被灸者燙不燙,不燙就可以灸。
剛開始灸,建議艾條拿高一點,大約一拳頭,再根據被灸者的感覺調整高度。
艾灸,灸多長時間合適?
艾灸一次灸多長時間呢?
灸到不想灸。
有時不想灸是身體本能地告訴你不想灸了。常見的表現是被灸處從怎么灸都不感到燙,變成不管怎么調整,被灸處都燙(沒有改變施灸的點哦)。就像一個孩子,吃奶吃到飽了,就不吃了。此時可不要想著,哎呀要滅掉艾條好煩啊,再灸一會兒吧。身體不想灸了,被灸處燙了,那就不灸了。
還有的情況是,被灸者有事要去辦,事情還很重要,你想幫他灸,他勉為其難地被灸,效果卻很差。這是被灸者的心神沒有配合導致的。此時最好是讓他先忙完事情,再幫他灸。
要是灸一半,被灸者被告知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及時處理,他也會表現得灸感不佳的。此時還是一樣,先忙完事情,再安心灸。
艾灸為什么治百病?
灸治百病,為什么艾灸可以治百病呢?
艾灸最重要的作用,不是補氣,不是壯陽,而是喚醒你身體內的神醫。
每個人的身體,與生俱來,都帶著一個神醫。可以給這個神醫取各種各樣的名字:心、元神、甚至是自愈能力等等。我們就說是元神好啦。
艾灸治病的原理,就是喚醒你的元神,讓它去修復你的身體。
所以不必擔心艾灸會不會上火,或者陰虛體質適不適合灸,只要你真的灸進去了,而不是在烤肉,那就放心地灸吧,喚醒你的元神,修復你的身體。
艾灸要用什么工具?
用純艾條的效果是最好的。
為什么要用純艾呢,加點其他中藥不是效果更好嗎?
《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我們使用純艾,利用的是艾熱的特性,主要是這個“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如果在艾條中加入其他中藥,藥性就變了,灸的效果很可能還不如不加其他中藥。
至于艾灸盒,常見的如銅片艾灸盒,那人身體感受的熱,已經是銅熱而不是溫和的艾熱了。所以艾灸盒能不用就盡量別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