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前,只要錢在,可以四海為家,隨遇而安,瀟瀟灑灑的走自己的路。買房后,房子就像一塊石頭把自己束縛住了,生活工作都以房子為中心,工作最好別離房子太遠,出去走動最好當天能回到住處。好處是雖然錢包空了,但有個屬于自己遮風擋雨的地方,不用老是搬家擔心哪天被房東要求搬走。只是從今以后,每天都要努力賺錢,每一筆錢都要做好規劃,沒有了足夠的現金流,抗風險能力降低。
隨著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是越來越好”,買個房子簡直就是人生的奮斗目標,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工資,享受了大城市的繁華,大城市的夜生活,小城市也能享受到小城市悠閑的生活,但是,這個和生活的幸福程度一點關系沒有,無論在哪里,只要是和當地的房價一對比,就是各種抱怨,各種苦。
買房前:
整天想著房價!房價!房價!那個小區要開盤了?那個小區房價漲了多少?那個誰誰誰的買房了,誰又買了一套等等,聽的都膩、煩了,聽到房價就想罵幾句,在網上天天找那個地方降了的消息,盼著什么時候能輪到自己這里也該降了?然后在網上各種噴,各種抱怨,然后還得屁顛屁顛得去各個小區看房子,父母也著急,找對象也著急,反正就是熱鍋上的螞蟻,各種掙扎。
買房后:
穩了,安心了,反正已經買了,無論貴了,便宜了,反正心是定了,也不愿意多看一眼房子價格了,和你已沒有關系,只要是安心工作、掙錢、還房貸等等,和房子相關的信息就不會像買房前那么關注了。
買房后,也不敢吃、喝、玩、樂,買房前雖然知道買房難,但是手里還有點錢,和狐朋狗友出去吃一頓覺得還可以,也影響不了買房子的老本,只是沒有真正理解、懂得積少成多的道理,買房后,就得各種計算,每個月要還多少房貸?還完后,還剩多少?除了吃飯,還能有結余嗎?有點結余能干啥?
不敢邀請別人吃飯、玩,別人邀請也得考慮考慮,因為別人邀請你,你還得還吧,實在沒辦法了,也得好好的勸朋友,簡單、夠吃就行,根本不在乎好壞,只要是便宜,省錢就行。
和女朋友出去,也得計算去哪里能省點,去商場怎么哄女朋友去她看不到貴重的地方,或者是不太喜歡的場所,恨不得立馬出去拽著女朋友壓馬路去,或者隨便去超市買點零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