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其林 中醫王其林
這個方子,是我在家里幾代人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創制的一個方子,對于血脂高、脂肪肝等病癥,有不錯的療效。
這個方子,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五苓消脂方。
五苓消脂方組成:豬苓10克、茯苓10克、白術10克、澤瀉6克、桂枝5克、生山楂10克、丹參10克、陳皮6克、竹茹10克、柴胡9克、赤白芍各9克、川楝子3~5克、蒼術10克。
中醫認為,肝是將軍之臟,喜條達,喜疏泄,惡抑郁。也就是說,肝臟應該是一個爽朗干練的將軍形象,而怎么會變成脂肪肝,這樣一副油膩邋遢的樣子呢?
這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生理原因,一個是心理原因。
心理原因,我們從簡。這跟人是同理的,如果一個人長年抑郁、愁悶、郁郁不得志,不出三到五年,基本就可以廢掉一個人。而心情、情志,對肝臟的影響是一樣的。
咱們再說一下,生理方面對肝臟的影響。中醫認為,脂肪肝主要的病因是痰、濕、瘀,而造成這些病癥的主要原因是:起居無節、飲食無度、縱欲勞神等生活習慣導致的。其中,喝酒與嗜食肥甘厚膩,又是最主要的因素。
肝臟,喜疏泄條達,而痰、濕、瘀三邪,最是黏膩難纏,一旦沾染,越積越多,很難拜托。肝臟好比君子,光明磊落、性情直爽,而痰、濕、瘀三邪,好比小人,油膩難纏、反復無常。幾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經》里就說的很清楚了:“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柔弱勝剛強……”自古以來,很多時候,柔弱勝剛強,君子難敵小人。肝臟,也同樣很難擺脫痰、濕、瘀三邪柔軟、纏綿、黏膩的反復糾纏。
所以,我這個方子,也是主要從這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五苓散,這是醫圣張仲景利水滲濕的經方。濕氣去,則痰勢孤,濕痰相化,蔓延無窮。
再加陳皮、蒼術、竹茹,健脾、祛痰、祛濕?!捌樯抵础?,脾氣不健,則易生痰,所以,健運脾氣,這是祛痰的關鍵,同時,仲景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br>赤芍、丹參,活血祛瘀。
柴胡、白芍,既能疏肝氣,又能柔肝性。
川楝子,瀉肝火清肝熱。肝氣郁滯,又被痰、濕、瘀三邪所困,郁而生火,瘀而生熱。
山楂,當代藥理學研究,有較好的降血脂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