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可以通過行政權依法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征收國有土地上房屋所有權并給予一定補償。
但是政府實施征收行為要遵照行政法合法、合理、便民原則,即行政征收行為具有合法性,按照法定的征收權限和程序,基于公共利益實施,實現公平的補償和安置,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等等。
征收方進行征收,需要切實、有效、合理地做好被征收人的補償、安置工作,要體現出公平性和實效性。
征收方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即征收方予以補償后,被征收人再按照補償協議或者補償決定按期限實施搬遷。
征收方要保障被征收人獲得合法合理的補償款、補助、獎勵,做好安置補償工作。
被征收人也有權要求先補償,后搬遷,在未依法解決補償問題前,有權拒絕交出土地、房屋。
征收方因公共利益要依法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征收房屋時,應當遵循法定程序,擬定征收補償方案,依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
征收方在作出征收決定前,應當保障征收補償費用足額到位,對擬收回土地、房屋范圍作出認定,對被征收不動產價值進行評估,及時解決相關補償問題。
如果政府作出征收行政行為時違反法定程序,該行政行為將被撤銷或確認違法。對于國有土地使用權人和房屋所有權人而言,政府征收土地和房屋時未解決補償問題,被征收人有權拒絕交出土地和房屋。
因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國有土地和及其上的房屋,市、縣人民政府一般應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方式進行,由專門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實地查勘,結合被征收房屋、土地的區位、用途等足以影響被征收不動產價值的因素和當地房地產市場行情,對被征收不動產價值進行評估,合理確定評估結果,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償。
因征收方原因造成征收補償問題不合理遲延,且被征收不動產價格明顯上漲,被征收人有權主張以作出征收補償決定或者簽訂征收補償協議時的市場價格作為補償基準。
征收機關依法辦理相關提存等手續并書面告知被征收人領取補償款項、使用安置房屋等內容,被征收人無法定理由拒絕領取,征收機關對因此被征收財物價格上漲差價不承擔責任。
國有土地收回、房屋征收補償安置事關被征收人切身利益,關乎社會秩序穩定和政府政策的順利開展,必須高度重視。對于國有土地使用權人和房屋所有權人而言,政府收回土地、征收房屋時未解決補償問題,土地使用權人、房屋所有權人有權拒絕交出土地和房屋。被征收人對征收補償決定或者征收補償協議所確定的補償金額等有異議,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 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刪除。
■ 征地拆遷、拆遷補償、農村拆遷、國有土地拆遷、拆遷知識交流與分享。
■ 袁曼曼征地拆遷律師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有用的拆遷知識,幫您識破拆遷背后的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