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對富商久婚不孕,去年初借助試管嬰兒技術孕育的8個胚胎竟全部成功,夫婦最終找來兩位代孕媽媽,再加上自身共3個子宮,在去年九、十月份先后誕下4男4女八胞胎。目前,這個家庭共雇傭11個保姆照料八胞胎的生活起居。對此,專家表示中國明令禁止實施代孕技術。
看罷“八胞胎”的新聞,除了羨慕嫉妒外,還有驚訝和擔憂。從傳統文化理念來看,這種做法符合多子多福的愿景,讓不少想多生幾個孩子的家庭心向往之。可是,仔細再研究一番,就會發現其能夠生出“八胞胎”,乃是有自己的底氣,那就是有足夠多的金錢,才不會擔心未來的生活。
“八胞胎”的誕生,見證了科技發展的奇跡,試管嬰兒技術讓苦于無子的父母實現愿望,但也暴露出科技遭到濫用導致的道德風險和社會隱憂。本是為了解決無子問題,卻在濫用的情況下,變成制造后代的“生育機器”。科技的雙刃劍效應,在本案中暴露無遺,如果不加以法律和道德約束,很有可能就此打開潘多拉的魔盒,會有其它人模仿之,將“生育機器”發動。
理論上,只要有足夠多的資金做為支撐,就能孕育出大量的試管胚胎,找到足夠多的代孕媽媽,從而生產出大量的孩子。這種冰冷的描述,并非在重復科幻電影里的畫面,而是非常有現實基礎的事實托底。可以想象下,假如不對“八胞胎”的案例加以嚴懲,并完善相關法規,禁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多胞胎事件,勢必會對現行計劃生育政策造成沖擊。
在當下,生養孩子已是家庭的頭等大事,普通人受限于經濟壓力,生養一個孩子已是頗顯吃力,更別說生養更多的孩子了。如今生孩子不是像過去添雙筷子、添個碗那樣簡單,而是要考慮到現實社會的養育成本,以及未來的競爭壓力。因此,目前國內生育已現分裂,處于社會中間的階層,普遍傾向少子化,甚至不愿生養。而最貧窮與最富裕的兩級人群,則是熱衷于多子化。一定程度上,在城市里,家庭有多少個孩子,往往能反映出該家庭的富裕程度。
富人生養多個孩子,除了傳宗接代、財富繼承的考慮,也是占有社會資源的欲望體現。多個孩子必然要擠占更多的有限資源,對其他遵守法規的家庭來講則很不公平。因此,對于超出法律所規定的生育行為,一定要依法加以懲罰。而對于本就是在禁止之列的代孕行為,除了處罰生育人之外,還要追究實施該項技術的醫療機構責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