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度者常存感激心
眾生交往,繽紛萬相,概親友、鄉黨、同窗、共事及業務關聯者眾多,路遇頷首、擦肩而過、回眸顧盼者鮮寡。人之一生,在與人交往中成長成熟成就成功,在人際交往中感觸感悟、學習學進、發現發展、登梯登高。孔圣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歷史上曾出現“一字之師”的說法,出現“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提法,出現“師傅”“家師”“恩師”“師承”等概念,并有“天地君親師”之并列觀念。此類文字,飽含人們對知識尊重,對師者感恩,對文化創新弘揚,屬激蕩心靈、激人學進、激發干勁之正能量類,交流傳揚當為有益。此處有為人之胸懷、氣度和格局,但并非每個人都有如此境界。
人與人是有差別的,自然有氣度恢宏者、心胸狹隘者、目光短淺者、錙銖必計者、我高你低者、你是他非者等。且不計其余,只說氣度恢宏者猶山之納土、海之納水、天之納星、領袖之攬才、春風之染綠,不見其刻意,惟見其博大,唯見其氣候,唯見其煌煌功業而告成也。而心胸偏狹者,心存己無他人,常以一己之私量人,合乎其私則歡欣,不合其私則憤恨,甚有一言不合而耿耿于懷者。此種耿耿,并非斂藏于心而化解消失,而是擇時發作以睚眥、以報復、以還擊,以圖內心之快活。此類以公而論,非君子之舉,亦非正義者所能茍同也!
人生苦短,經不起斤斤計較顧影自憐三推四諉長吁短嘆五內常焚,成事需要大氣度。大丈夫立世,當效仿齊桓公之用管仲、唐太宗之用魏征等腹中行船之舉,化干戈為玉帛、化腐朽為神奇、化敵對為友善、化分歧為一致,這是有層次高等級的氣度和氣魄。強化修煉修養,應防賈誼憂郁身亡、公瑾負氣喪命、王朗被罵墜馬之悲局發生。立身處世,宜多內涵少浮淺,多靜氣少浮躁,多寬厚少狹隘,多仁愛少戾氣,多理性少魯莽,從思路站位眼界上修正自己、矯正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人無天才,所謂無有生而知之者。人之成長,自身錘煉固當重要,但誰能離開家人、師長、同事、朋友、領導、組織的幫持和培養?“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當年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能聽到如此苦口良言,該是多么幸運而有福氣啊。感念人之恩德,就是在更高層面上感念引領者、幫襯者、扶助者和關切者。行善如植樹,下功夫、得天時,會有郁郁蒼蒼、滿目青山之時;積善如存幣,堅持點滴積累,道德銀行總會有所寄托。心地似田地,心田如禾田,植善收善,種惡得惡,此所謂春風秋雨、春華秋實者也,此所謂種瓜難能得豆者也。氣度恢宏者,常以感激之情處人、以感動之心待人、以感恩之心報人,做知恩圖報、知恩必報的人,做受人點滴之恩而涌泉相報的人。高境界的回報,是正能量的激發,是回報社會、服務百姓愿望的實現,是真善美的傳遞弘揚,是眾多群眾的口碑贊譽,而非吃吃喝喝送來送去。做一個純粹的人、上進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是一種囑托、一種感恩、一種友善、一種精神,是人生的高基調、大格局、好造化。
念人好處、學人長處,存感念情、懷報恩心,不忘初心、堅持精進,是做人品質、為人境界、處世精神,需要終身以求、孜孜奮進、不懈修煉。為人子女者,當常記父母囑托,點點滴滴總不能背離父母告誡;做人下屬者,宜常感上司經營之難,事事處處總要為他分憂盡責;為公仆者,要常念人民養育之恩,鞠躬盡瘁奉獻感恩。
2017.8.21于差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