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語錄
有時候電視臺請一個專家來做點評,不是因為他們水平高,而是恰好相反。
也許正是因為需要一種平庸的觀點來誤導大眾。
大眾買黃金的熱情與潛意識的不安全感恰好成正比。可以作為一種潛意識危機感水平的指針。
01
“巨嬰”說
“巨嬰”說--在心理學體系內有這個說法嗎?
前段時間召開一個心理治療界的高峰論壇,有一位參加學習的老人,拿著《巨嬰國》這本書,請教一位中國心理治療界的大師。
老人說,我不是心理學業內人士,只是一個心理學愛好者,但是看到這本書后,有很多疑惑。
首先感到這本書的作者充滿了怨氣和怒氣,不像是一個心理學工作者的樣子。
02
科胡特巨嬰說
巨嬰這個詞懂行的人都知道,其來源于心理治療里精神分析流派中的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的學說中關于嬰兒的三種自戀需要的其中之一。
夸大的需要:指的是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自我夸大;
理想化的需要:指的是需要一個充滿威力的人物相伴左右,崇拜他人;
孿生的需要:指的是需要找一個相似的人共享情感,與他人越過邊界融合;
上述科胡特的理論指的是幼兒時期,孩子需要得到養育者給予上述三種情感上的滿足和需要。
03
自戀是人的基本需要
科胡特指出自戀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正常的需要,一般個體的自戀都是健康的,而且社會也是允許適度自戀的。
只有個別人會發展成為自戀人格障礙。
其實人格障礙有很多種類,一般包括偏執型、分裂樣、分裂型、反社會型、邊緣型、表演型、自戀型、回避型、依賴型、強迫型等共十類常見的人格障礙。
巨嬰論的武作者把全中國人的99%都定性為巨嬰,其實就是自戀型人格障礙。
你讓其他種類的人格障礙怎么混?還有九種其他的人格障礙完全被無視了,他們因你失去了存在感。
04
流行病學結果
那么實際的情況是如何呢?1982年和1993年我國部分地區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是人格障礙的患病率均為0.1‰。
目前國外所作的調查結果,人格障礙的患病率大部分在2%~10%。
從得到的有限的資料來看,中國人格障礙的發病率與西方國家相比似乎特別低。
中國大約有14億人,全世界大約70億,如果99%的中國人都是自戀人格障礙,又假如全世界的人格障礙都因為喜歡吃中餐而投胎到了中國。
那么全世界的人格障礙的發病率就已經超過20%了。
武作者的一本書完全秒殺全世界精神病學的研究成果啊。
05
自戀人格障礙
科胡特關于自大嬰兒的理論是用來研究自戀人格障礙的.
武作者認為中國人99%的巨嬰,他本人也是巨嬰,不知道是他沒有讀懂自體心理學還是故意誘導。
還有不少讀者認同這本書說得對,難道你承認你是人格障礙嗎?
如果這是真的,一個國家的人全有精神病,那么中國別說發展了,光是把14億人的人格障礙治好,全世界的心理醫生來也不夠用啊。
06
魔幻又奇葩的思考
科胡特認為通常有自戀人格障礙的病人一開始所呈現的是難以界定的癥狀。
他們可能模模糊糊地抱怨有工作上的困難、錯置變態的性幻想或缺乏性興趣。
如果全中國人基本都是自戀人格障礙,那么典型的癥狀都應該有啊,比如錯置變態的性幻想或缺乏性興趣.
請問,全中國人都性變態或者都性冷淡嗎?
科胡特還提到自戀障礙中,孩子可能會藉撞頭或強迫性手淫來和痛苦的死寂感抗衡。成人則會試圖借雜交、賭博或某些其它強迫性行為來刺激自體并掩護那空虛的憂郁情緒。
請問你們哪只眼睛看到99%的中國兒童集體自慰的?
好吧,這下給無數宅男每天看島國動作片強擼灰飛煙滅找到借口了。
07
中國人都是“巨嬰”
武作者說中國人都是“巨嬰”,并在書中多次提到其實他自己也是一個“巨嬰”。
如果他說自己的這句話為真,那就意味著武作者本人就是自戀自大,更有著極端化思維。
而“巨嬰論”,則是他將他的這些癥狀投射給大眾和群體,推導出全中國人都和他一樣是自戀自大裝填的。
“巨嬰論”這個概念發表出來,吸引了很多與武作者同樣狀態的一群人。
于是他的這種狀態就被承認被認可了,成為了一個受千萬人追捧的“教主”。
08
你不知道的圣狀綜合癥
“圣嬰”的本質其實就是圣狀綜合癥。也就是說,被大眾認可的病態就不再是病態了。
我們可以引申到現在很多人身上,他們同樣有著自戀自大的極端思維,他們都渴望被認可、被追隨。
這也是為什么互聯網時代,很多人都渴望成為網紅。他們的本質其實就是渴望被發現、被認可,都渴望變成“圣嬰”。
所以,哪是什么“巨嬰”,其實都是圣狀綜合癥。
--節選自《聚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