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蕭何討論排兵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十個字,高度概括了漢初名將韓信的一生。一知己指的是漢丞相蕭何,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是蕭何把韓信推薦給劉邦,給了他封侯拜將的機會,成就他萬世英名,也是蕭何,給呂后獻計,誘殺韓信于長樂宮。
“存”韓信的婦人,是漂母,在韓信差點餓死時,每天接濟他飯食。“亡”韓信的,是劉邦的老婆呂后。
對于韓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跟蕭何、張良一起,并稱為漢初三杰,是大漢的開國功臣,又因為諳熟兵法,用兵出神入化,被譽為兵仙。可他的結局卻很凄慘,不但被殺,還被滅了三族。
韓信是什么出身,《史記》沒說,很多人根據他一直佩劍,自小讀過兵書、志向跟別人不一樣來判斷,認為他可能是六國的貴族后裔,秦滅六國以后沒落了。韓信是淮陰人,年輕時很窮,在鄉里的名聲不好,沒法被推薦做官,又不會做生意,就靠到別人家里蹭飯生活,人們大多討厭他。他在一個亭長家里一連蹭了好幾個月飯,亭長老婆煩了,就故意不給他準備飯,韓信很生氣,也沒臉再去亭長家。韓信只好靠釣魚為生,有幾個老太太在河邊漂洗絲綿,其中一個老太太看他餓得可憐,就把自己帶的飯給他吃,這么吃了幾十天,韓信對那個漂母說:“我以后發達了,一定報答您”。
項梁的軍隊打到淮河邊時,韓信帶著自己的佩劍參加了項梁的隊伍,項梁敗后,韓信又成了項羽的部下。韓信曾多次向項羽獻計獻策,想求得重用,可惜項羽自己也是個用兵如神的人物,不太在乎他的意見。韓信看看出頭無望,就又投奔了漢王劉邦。
韓信投奔了劉邦后,劉邦也不重視他。蕭何跟韓信聊了幾次后,覺得韓信是個奇才,就多次向劉邦推薦他,韓信左等右等,也沒等來劉邦重用他的消息,知道蕭何的推薦沒起作用,就又逃走,準備去投奔別人。蕭何聽說后,上演了一出“蕭何月下追韓信”,硬把韓信追回來,在蕭何的強烈建議下,劉邦鄭重其事地筑壇拜將,任命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真沒讓劉邦可蕭何失望,作為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秦,南滅楚垓下,劉邦的天下差不多就是他打下來的。韓信一時名聞海內,威震天下。
曾經,項羽派了個韓信的老鄉盱眙人武涉去游說韓信,對韓信說:“劉邦這個人人品不好,當初約定好的,滅秦之后,大家按功勞分割土地,各自為王,可剛分封完,劉邦就去侵略別人的土地,他貪心太大,不把別人都滅了不會住手的。而且,劉邦這個人,狡猾狡猾的,不講信義,他幾次都被項王控制住了,項王可憐他,放了他,可他絲毫不感恩,一脫身就撕毀盟約,攻打項王。”
看韓信沒表示,武涉繼續分析說:“你自以為跟劉邦關系不錯,替他賣命,你知不知道,你現在能活著,全靠有項王。你現在是個很重要的砝碼,你幫項王,項王得天下,你幫漢王,漢王得天下。一旦漢王得了天下,能留著你嗎?你不如別幫著劉邦了,項劉韓,你們三分天下,各自為王,這對你才是最安全的,這才是聰明人應該做的。”
韓信說:“我當年也投奔過項羽的,可他沒看上我,不重用我呀。人家漢王對我多好啊,給我大將軍的官職,給我好吃的,好穿的,對我言聽計從的。謝謝您了,我就跟著漢王混了!”韓信還挺記小仇的。
武涉嘆息而去。韓信手下有個謀士蒯通聽說了這件事,覺得武涉說的很有道理,他也用盡種種方法,反反復復好多天,苦口婆心勸說韓信,可惜韓信總覺得劉邦對自己還挺不錯的,吃的好,喝的好,自己功勞又那么大,劉邦不至于對自己下毒手。你看,他老在乎這些小恩小惠,看不到本質。蒯通沒辦法,知道跟著韓信沒好下場,就裝瘋賣傻去當了巫師。
話說另外兩杰張良和蕭何都是人間清醒、大明白。劉邦得了天下后,張良知道鳥盡弓藏的道理,主動向范蠡學習,放棄權勢,遠離朝堂,跟著赤松子云游四海去了。
蕭何呢,他跟劉邦的交情可不一般,他們都是沛縣一起光屁股長大的發小,又都是一起起事反秦的第一批核心成員,饒是如此,看到韓信的下場,蕭何還是驚出一身冷汗。他趕忙辭掉自己的封邑,捐出自己的家財,看到劉邦點頭了才驚魂稍定。
可沒過幾天,一個門客又對蕭何說:“丞相啊,你快要被滿門抄斬了。”蕭何又嚇壞了,忙問為什么?門客說:“皇上在前線打仗,后眼睛可一直盯著您呢,他經常打聽您在后方的起居動向,是因為他知道您愛民如子,關中百姓都擁戴您,怕您利用民望搞事情啊!”蕭何一聲長嘆:“我怎么忍心剝削百姓、當貪官污吏啊!”忍不忍心,蕭何也只好搶這家田產、霸那家姑娘,凈干些魚肉鄉里、讓老百姓痛罵痛恨的事情,好讓劉邦放心。蕭何靠自污來自保,夾著尾巴,總算當穩了漢丞相。
三杰里,最讓劉邦忌憚的還是韓信——他帶兵啊。隨著韓信一個一個的勝仗,劉邦的地位越來越穩固,他就開始了貶低、消滅韓信的過程。垓下之戰剛剛結束,劉邦就用突然襲擊的方式奪取了韓信的軍權,又把他的齊王改封為楚王,再降為淮陰侯。到了這個時候,韓信才回過點味來,于是說“果然如人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經打下來了,我也就該被殺了!”
韓信洞察了劉邦的意圖后,還是沒能采取正確的應對方式。他經常耍脾氣、發怨言,表現出不滿來。韓信這個人還特別驕傲,覺得自己能耐大,被貶為侯爵后,還看不起其他的侯爵、官員,這樣,不光讓劉邦更加不放心他、提防他,也讓同僚們都討厭他。
韓信最終勾結巨鹿郡守陳豨準備造反,可惜做事不機密,被一個手下告發了。呂后得知了韓信的全部計劃。呂后是劉邦最堅定的政治同盟,是最了解劉邦心思的,當機立斷,立即準備誅殺韓信,她怕韓信不聽她的,就跟蕭何商量對策,蕭何親自出馬,把韓信騙到宮中,蕭何可是韓信最信任的人啊!呂后埋伏了人馬,擒住韓信,直接斬殺,并且夷了他的三族。
韓信臨死,說了一句話,差點要了蒯通的命,他說:“我后悔當初沒用蒯通的計謀,以致今日被女人小人所騙,天意啊!”劉邦聽說后,就把蒯通綁來,要煮了他。蒯通說:“我冤枉啊,我當時是韓信的臣子,我當然為韓信服務了,你當時又不是我主子!當時天下和你一樣想干出一番事業的人多了去了,你要把他們都煮了嗎?”劉邦這才放了蒯通。
用今天的話來評價韓信,可以說他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有能耐,卻沒有政治智慧,是件很危險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