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北京小伙趙紅衛受組織上的安排,來到了陜北延長縣,在這里他勤勤懇懇地勞作,幫助著當地的父老鄉親,同時他也在這里結識了他一生的愛人陳改改,做了一名上門女婿。
本以為日子就這樣平靜地繼續下去,但是不久后高考就恢復了,作為一名有志之士,趙紅衛向往著學術的殿堂,但父老鄉親對他的幫助、丈母娘的苦苦懇求、妻子的懷孕讓他無法離開,趙紅衛心中十分苦澀,他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辦。夜色漸濃,他坐在窗前,沉思了許久。
趙紅衛最終會做出什么抉擇?他曾經又經歷過什么事情?
1969年,北京小伙趙紅衛來到了陜西省延長縣,在馮家塬大隊落戶。
趙紅衛當時剛從初中畢業,年齡也不大。馮家塬土地貧瘠,一年的收成都不足以填飽肚子,百姓十分的困苦,當地政府也想著幫助他們,可實在是一點辦法也沒有。這時上頭安排了知青下來,希望能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條件。
趙紅衛離開家時,十分不舍,年齡尚小的他不知道自己將會經歷些什么,父母也叮囑他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趙紅衛紅著眼眶答應了。來到馮家塬的第一天,趙紅衛看著周圍惡劣的環境,他茫然無措。來迎接他們的人是馮家塬三隊的隊長,馮隊長看起來很瘦弱,但人很精神。馮隊長說道:“你們來得太急了,住的地方都還沒有安排好。”
趙紅衛一聽,不知道作何反應,只是望著馮隊長干笑了兩聲。接著馮隊長又說:“但是昨天我們緊急召開了會議,喊來了全部社員,商量了一下,決定讓三名女同志和我大女兒一起住。”
聽到這里趙紅衛便問道:“馮隊長,那我們呢?”馮隊長笑著說:“你和張彬到陳德明家去,其他兩名男同志到馮繼良家去。”就這樣趙紅衛幾人落實了住處,趙紅衛心想,還好有個住的地方,不然可就慘了。
馮隊長隨后將幾人迎到了家中,給幾人接了風,吃了晚飯。隨后他們被帶到了各自要長住的地方,趙紅衛和張彬來到了陳德明家,當他們看到陳德明家外貌時,兩個人都愣住了,窯洞外面十分臟亂,感覺都沒人收拾過一樣。
房屋內傳來了陳德明的咳嗽聲,屋子里還有著并未散去的煙味,屋中幾乎沒有什么物件,只有一個土坑,上面擺放著幾床被褥,像是為趙紅衛兩人準備的。看見兩人來了,后面還抬著一個大箱子,陳德明趕緊站了起來,他望著趙紅衛兩人,讓兩人收拾一下,然后準備休息。
趙紅衛其實帶了被褥的,他從箱子里拿出被褥,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往哪里放,陳德明見此就說:“就放這旁邊吧。”說完就把原先的破舊的被子搬到了旁邊。趙紅衛不好意思地將被褥放了過去。晚上睡覺時趙紅衛睡在中間,他躺在土炕上想睡覺卻睡不著,因為第一天對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第二天清晨,陳德明很早就起床了,順帶著也喊醒了趙紅衛兩人。他們跟著陳德明先是去吃了早飯,然后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幾名知青的工作都是由組織上安排的,他們需要幫助農民務農,但從未做過重活的他們又怎么干得了這些呢?還好旁邊有著鄉親的幫助,耐心地教會他們如何去做。
晚上,趙紅衛回到家,很快就在土炕上睡著了。半夜時分,趙紅衛感覺到身上很癢,他從睡夢中醒過來,使勁撓著身上,他覺得有些不對勁,但是不想去打擾旁邊的人,他便忍住沒有發出動靜。第二天早上,張彬發現趙紅衛身上全是紅腫痘痘。他們趕緊跑到衛生院,醫生告訴他們說:“虱子咬得,別抓破就沒事,回去涂點藥膏,注意下衛生就行。”
一提到注意衛生,他們想到會不會是因為陳大伯家環境太臟了,才有的虱子。他們趕緊回到陳大伯家,陳大伯早上本來就被嚇了一跳,十分擔心。當他們回來時,陳大伯問道:“醫生說了嗎?是怎么回事?”趙紅衛還在猶豫要不要說的時候,張彬心直口快地說:“醫生說是虱子咬的,叫我們注意衛生就行。”陳德明一聽,臉上有些尷尬。
這時陳大伯笑著說:“這么多年我都習慣,虱子對于我們來說根本算不了什么。”說完他走到被單旁邊,喊兩人一起過來抓虱子。趙紅衛瞪了張彬兩眼,便走了過去幫助陳大伯抓虱子。趙紅衛從來沒見過虱子,即使是在陳大伯家過了好幾個月,依然是不習慣于有虱子的環境,但還好三個多月后,趙紅衛和張彬兩人就住到了專門為他們修的新窯洞里。
1973年,由于馮家塬常年缺水,組織上決定開展關于水利基礎設備的建設活動,他們找來了許多的村民,在村內修建簡單的水利工程,他們想在泄洪溝里筑起一條大壩,陳德明和趙紅衛等人也在其中。
臘月初八那天,陳德亮彎著腰正準備抬石頭,這時坡上滾下來一大塊石頭,這塊石頭體積大,下滑速度快,陳德亮根本來不及反應,趙紅衛看到石頭向著陳大伯滾去,他也顧不得其他,將手上的東西一甩,猛地沖向陳大伯,嘴上還喊著“陳大伯,快躲開!”他沖下山坡,一把推開了陳大伯,這時石頭剛好落下來,壓在了趙紅衛的腳上。
趙紅衛瞬間坐倒在地,疼痛讓他幾乎昏迷過去,眼淚直接流了出來,鄉親們看到這種情況,立馬將趙紅衛抬到醫院。瞬間的壓迫讓趙紅衛的骨頭幾乎粉碎,動彈不得。趙紅衛的腿就此殘廢,趙紅衛心里十分難受。
這年過年,陳德亮心中內疚,將趙紅衛接到了他家過年,他覺得趙紅衛的腿是因為他而殘廢的,他不能不管!這次事件也讓趙紅衛和陳德亮一家的羈絆越來越深,也正是這次意外,讓趙紅衛遇到了他的一生所愛。
趙紅衛是如何和他的妻子陳改改相識的呢?時間要回到趙紅衛剛來馮家塬的時候,那時趙紅衛還居住在陳德明家,而陳德明是陳德亮的大哥,陳德亮下面有著三個女兒,老大叫做陳秋蓉,老二叫做陳春秀,而老三就叫陳改改了。三個女兒中就只有陳改改讀過書,認識幾個字。所以在趙紅衛剛來到馮家塬,能和他聊上幾句的就只有陳改改了,再加上趙紅衛又借居在陳改改大伯家,兩人關系越來越好。
兩人平日里是以兄妹相處,這次趙紅衛救了陳德亮之后,趙紅衛和陳改改兩人才相熟相愛。來到陳德亮家后,陳德亮讓妻子和三個女兒盡心盡力照顧趙紅衛,此時趙紅衛已經能拿著拐杖獨立行走了,但是很多時候都還不方便。
陳德亮見此,想著自己有著三個女兒,要不就嫁一個給趙紅衛,也算是報答了恩情,也解決了女兒的歸宿問題。但此時的趙紅衛想著自己本就是個殘廢,現在什么收入都沒有,所以當陳德亮說要將女兒嫁給他時,趙紅衛想都沒想都拒絕了。
1976年,馮家塬大隊得到了工農兵學員名額,經過組織上的同意,他們決定將這個名額給趙紅衛,趙紅衛聽到這個消息后欣喜萬分,他準備好了一切,但接下來的這個消息卻讓他徹底絕望,那就是他并未通過政審,原因是他的父母背景不好。村里的知青有些已經離開了這個地方,而趙紅衛還依然待在這里,他身體殘疾,很多活都不能干,只能靠著鄉親們的幫助,趙紅衛的內心很感謝鄉親,他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幫助他們。
知青 劇照
突然有一天陳德亮的三女兒陳改改來到了知青點,她大聲喊著:“趙大哥,我來給你送吃的了。”響亮的聲音,如最閃耀的光亮一般照進了趙紅衛的心中。之后陳改改經常來到知青點給趙紅衛送吃的,給趙紅衛縫補衣物,這給了趙紅衛很多是支持。趙紅衛漸漸地喜歡上了陳改改,但身體上的殘疾卻無法讓他說出口。
某天陳德亮喊趙紅衛來到他家吃飯,飯間,陳德亮問趙紅衛愿不愿意娶陳改改。趙紅衛先是沒說話,陳德亮又說你只要說愿意,我們都同意。最終,趙紅衛內心的愛意戰勝了自卑。他說:“我愿意,我想一輩子和她在一起。”
就這樣兩人結婚了,陳德亮一家對趙紅衛也很好,雖然趙紅衛做了上門女婿,但是卻沒有遭受到別人的白眼,趙紅衛本以為自己會就在這里生活下去,但是第二年一個消息打破了這平靜的幸福。
1978年,趙紅衛的父母恢復了工作,家里的政治問題也解決了,趙紅衛決定在那一年參加高考,去讀大學,這是他一輩子都在想做的事情。陳改改在他的身邊也是全身心地支持著他的,不負眾望,他順利地考上了延安師范學校。接到錄取通知書后,他正準備拜別家人,可沒想到他的丈母娘站出來苦苦哀求道:“不行,你不能去,改改這時已經懷孕了,你走了孩子可怎么辦啊?”
1978年高考
聽著丈母娘的哭喊聲,趙紅衛猶豫了,岳父丈母娘對他很好,陳改改又是他深愛的女人,如果他此時殘忍地離開,是不是太過于冷酷了,但他還是告訴丈母娘:“我只是去讀書,絕對不會拋棄改改和孩子的,我發誓,我一定會回來看改改的。”
即使趙紅衛再三保證,丈母娘還是不放心,后來還是大隊書記來做保證,趙紅衛的丈母娘才愿意放他離開。趙紅衛順利地讀完了大學四年,畢業后也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他也遵守了自己的承諾,回到了陳改改母子身邊。最后趙紅衛帶著陳改改母子和岳父丈母娘,來到了北京定居生活。
趙紅衛在回憶起當初那段日子時,總會浮起笑容,他說剛開始去的時候怎么都不適應,但是等到我適應之后,我又要離開了。人生總是在離別和抉擇中度過,能遇到一群善良熱心的鄉親,是我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