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莫言的忠告:“退休之后,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不是抽煙、酗酒,而是這兩件事,希望你沒有!”能讀懂的,才算活得通透!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寫道:“人生只賣單程票,過去的就過去了。作為一個男人,你應該有一顆沉默的心,一份緊迫的緩慢,一份尷尬得不卑不亢。”
終于熬到了退休的年紀,忍不住回頭去看看曾經走過的路,有太多的遺憾讓人覺得唏噓不已。但是,人總要向前看,男人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成熟,學會放下過往,好好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
有的人退休后,會養成一些壞習慣,然而我們能看到的都只是表面的假象,只有真正閱讀了《晚熟的人》后,才明白為什么莫言要給世人留下這樣的忠告:“退休之后,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不是抽煙、酗酒,而是這兩件事!”
1、放不下的東西太多,情緒消極
《晚熟的人》中寫道:“心簡單,世界簡單,幸福就會成長;心自由,生活自由,幸福無處不在。”人的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實在裝不下太多的東西,人到了晚年的時候,不妨將不必要的“雜物”清理一下,做個減法。
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應該有不同的活法,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再去管年輕人的生活,將煩心事都拋開,讓自己徹底解脫。
下半場的人生是完全屬于你自己的,不要讓消極的情緒占據你所有的生活,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心里徹底自由了,生活也就更幸福。
2、無所事事,身邊的朋友少
《晚熟的人》中寫道:“忙碌是治療所有神經系統疾病的良藥。忙你忙的時候,你不會感到悲傷,不會閑聊,不會撕裂,也不會瘋狂。”人最怕的就是太閑了,身邊也沒有什么聊得來的朋友,就會胡思亂想,心情郁悶。
到了退休的年紀更應該要讓自己忙碌起來,多去外面走一走,交交朋友。以前沒時間,不敢做的事情,都去做一遍。
好不容易可以為自己而活,就不要再束縛自己了,好好地計劃自己的退休后的日子要做些什么。吃吃喝喝,養花弄草,釣魚打牌,鍛煉身體等等,怎么高興怎么來。
以上兩點就是莫言在《晚熟的人》一書中告訴我們的智慧,莫言的文字中含有很多人性思考的價值。他的智慧無法通過一篇文章闡述明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晚熟的人》,領悟莫言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他耗費了不少筆墨,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
莫言是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作家,而在他得獎的時候,已經是57歲。在《晚熟的人》中,他寫道:“晚熟的人,到了合適的時候,出現了能讓他展現才華的舞臺,他便會閃閃發光的。”
在莫言看來,晚熟的人不是說他們不夠聰明,而恰恰是因為他們善良且赤誠晚熟的人活得更加純粹,更加認真,他們不在乎世界的追趕,而是隨心而活。
《晚熟的人》是莫言耗費八年時間完成的杰作,莫言將自己多年來遭受質疑的心態和遭遇也融入了作品每一個故事都是世間百態的縮影,還是用他擅長的寫法,讓每一個閱讀的人都能從中找到自身的影子,找到最初的自己。
與莫言之前的作品相比,《晚熟的人》更加貼近現代人的狀態,拉近了讀者和作者之間的距離,引發了讀者的情感共鳴。
就連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都說:“莫言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但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并不一定會得諾貝爾獎,當莫言用魔幻現實的手法,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地對人性的探索來講故事后,他就成為了世界級作家。
莫言的文字猶如一壺好茶,一杯咖啡,需要你放下塵世的俗世,在一個靜謐的午后,細細端詳,好好品味,這樣才能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收獲到文字背后的魅力。
而且,這本好書現在價格也不高,只需花費不到一頓飯的錢,就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人生智慧,從而更好地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難題,少走彎路,再說了,閱讀是一種有價值的投資,能夠讓你終身受益,讓你豁然開朗,為什么不來試一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