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沒,很多國人對地理區域的“中心”,特別上心。這里說的中心,不是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的中心,僅僅就是地理中心。
一座城市,一個省份,一個國家,一個大洲,基本上都會被“定義”出一個中心。甚至是這個世界,喜歡捯飭地圖的人,也對某個中心,很上頭。
比如,自古以來,我們以世界的中心為傲。況且,中國這名字,漢字字面上本身就有“中央之國”的含義。但不論是英文里的China,還是法文里的Chine,還是俄文里的Китай,都與“中心”的意思,毫無關聯。
那么,中國的“地理中心”,又在哪里呢?
都知道,很少有四四方方,或規規整整的一個區域,讓你以半徑,或邊長,就能找到一個所謂的“地理中心”。
因此,地理愛好者會花費很多心思去“定義”某個中心。
網間一直有個段子,說,其實我們國家首都的最佳位置,在河南南陽。并列舉了一大堆地理方面的知識以佐證。于是,又引發出一個新話題:假如遷都,哪個地方是最佳選擇。
你猜最終答案是啥?
沒出意外。幾乎所有的網民,基本上都會選擇自己的家鄉做遷都對象,即使那個家鄉是個18線縣城,甚至是個村莊。
娛樂歸娛樂,這也說明,家鄉在每個人的心目中,就是“中心”。
關于中國版圖的地理中心,我曾經讀到過一篇文字,是很認真地“研究性”文字。這位作者,除了利用已有的胡煥庸線,還發明了一個新的“博臺線”。
然后,找到了兩者的交叉點,在甘肅省鎮原縣。得出結論:中國陸地地理中心就在這里。
還有專業人士采用的是另一個思路,他們是這么去做的:按照省級行政區由邊疆到內陸,先去找到最中心的省份。第一層為海洋邊界或陸地邊界省份,第二層為內陸省份,最內層為雙重內陸省份。
然后發現,處在中國版圖“中心”的,有兩個省份,湖北省和重慶市。
然后你會發現,湖北省和重慶市,是中國少有的同時不沿海、不沿邊、不與沿海省份交界、不與沿陸地邊界省份交界的省級區域。
再進一步,有哪個省份,最多只需跨越兩個省,就可以到達全國任何一個省份,不論是到黑龍江、新疆還是海南。
只有湖北省了。
這還沒完,專業人士在進一步佐證。如果把范圍再縮小,縮小到以地級市、自治州為單位,最中心的地級市,則出現在湖北省中部的天門市。
天門市的影響力太弱。好吧,我們就選定旁邊最大的城市武漢,作為中國的地理中心,說得過去吧。來,湖北人給鼓個掌。
實際上,去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公路網規劃》,湖北確實在中國交通網中心位置。
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會有一個地理坐標原點,這是必須的。否則缺了參考系,會出大問題。
中國的地理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位于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永樂鎮,具體位置在:北緯34°32′27.00″,東經108°55′25.00″,于1978年1月建成,是我國地理坐標的起算點和基準點。該原點推算的大地坐標,名為“1980年國家大地坐標系”,簡稱“80系”。
這個原點,從科學角度講,應該算作我國的真正地理中心,其具體位置在陜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北流村。
涇陽縣距離西安市,不到百八十公里。
不過,隨著科技發展和衛星導航技術的廣泛使用,西安80坐標系統已經逐漸被替代。2008年7月1日,我國開始啟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該坐標系實現了由二維到三維、由低精度到高精度的轉變。
但這無法否認當初低階坐標系的那個陜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北流村“大地原點”的存在。
要拿省會城市說事,中國地理的幾何中心應該在甘肅省蘭州市。你比劃一下,若以蘭州為圓心,以2500公里為半徑畫圓,我國大陸基本上都在這個大圓內。但蘭州在國人的認知里,被定義為“西北”。
坊間認可成都為中國地理中心的人群比例還是很高的。除了這座城市本身的吸引力之外,應該還有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地理因素加持,當然還有安逸與祥和在其中,要不咋有“少不入川”的說法。
說了這么多,被國人廣泛接受的“中國地理中心”到底在哪,其實還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
綜合各方面因素,你覺得哪個城市,可以擔當“中心”這個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