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騰訊最大股東三年后再度減持!投資收益曾達數千倍!
從4月8日的股價走勢來看,多空廝殺激烈。騰訊港股開盤下跌2.46%,隨后股價立即跳漲,截至收盤,騰訊收報620港元/股,跌幅1.51%;總市值5.95萬億港元,較前一交易日蒸發911億港元。
市場波動,主要源于4月7日港股收市后,有消息稱,騰訊控股大股東南非媒體集團Naspers旗下Prosus公司配售約1.9億股騰訊股份,分別占騰訊已發行股本和Prosus持股量的2%和6.4%。
此次南非傳媒集團出售騰訊股份發生在禁售期剛完結之時,并且是3年里的第二次減持。多地市場應聲反應,騰訊控股、Naspers、Prosus短線股價受壓下挫。騰訊ADR(美國存托憑證)一度下跌10%。
不過,騰訊8日在股票市場的承壓表現十分矚目。當日騰訊控股成交額為1487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交易市場十分活躍。
騰訊的最大股東Prosus與騰訊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近20年前。20年來,經歷了數次業務和結構調整,最終形成了兩家公司今天的股權結構。
Naspers公司,即南非報業或南非媒體集團,是一家成立近百年的跨國互聯網與媒體集團,從1994年至今一直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1年,Naspers集團子公司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Myriad International Holdings,MIH)首次大額買入騰訊股票。
2019年,Naspers決定分拆包含騰訊股份和其他海外投資的業務,成立新公司Prosus,并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上市。
據悉,Naspers在南非股市比重過大,加上母公司本身市值低于其持股的騰訊,促成了這個新公司的誕生。
自此,Prosus公司進入騰訊控股的大股東行列之中。據其官網介紹,Prosus是一家消費互聯網集團和世界科技投資機構。
事實上,20年前,當Naspers與騰訊結緣時,騰訊的業務體量和盈利規模與現在存在天壤之別。當時Naspers大量持有騰訊公司的股票被視為“挽救”之舉,外界也并不看好這場交易。
乘著上世紀末吹入中國的互聯網春風,1998年11月,馬化騰、張志東等人在深圳創辦了騰訊。騰訊創辦初期即大力發展互聯網即時通訊和社交服務,1999年推出的產品QQ在短期內就收獲了大量用戶。
用戶激增令還是初創公司的騰訊既缺少足夠的服務器,又沒有資金用于購買和升級服務器,運營壓力巨大。最終在深圳第一屆高交會上,美國IDG和香港盈科數碼動力以分別持有騰訊20%股份的條件,共同向騰訊注入220萬美元風險投資,QQ的服務器壓力一度得到緩解。
2000年,亞洲、歐美多個國家股票市場互聯網泡沫達到高點,騰訊雖然注冊用戶突破千萬,但始終未能盈利。馬化騰等人再度面臨服務器擴容和融資需求,然而泡沫環境下,幾乎沒有投資方愿意注資連續虧損的騰訊。
馬化騰后來承認,當時的騰訊險些以100萬不到的價格賣給廣東電信部門。
2001年,南非MIH公司重新將瀕危的騰訊估值為6000萬美元,這使得原本不看好騰訊的大股東盈科數碼動力和IDG前后把近33%的股份出讓給南非MIH公司。
隨后兩年,經過幾次股權結構的調整,最終盈科數碼動力和IDG全部退出騰訊持股,2003年MIH順勢成為騰訊的最大股東之一。一年后,騰訊控股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MIH又變為上市公司騰訊控股的大股東。
Naspers此次減持騰訊股份使外界再次回憶起該公司在三年前的相似行動。
該公司曾于2018年出售騰訊股份,并定下3年禁售期。
據了解,當時共配售1.9億股,與此次配售占比同為騰訊發行股本的2%,價格為每股405港元。
消息一出,騰訊股價下跌逾5%。據悉,當時,騰訊正面臨新游戲版號批不下來、游戲變現難等諸多問題,且上一年第四季度游戲收入更是首次錄得按季下跌。
此次減持后,騰訊控股在港交所發布最新公告稱,Naspers、Prosus及 MIH TC將不再為本公司控股股東。
Naspers為何于禁售期剛完結再度減持騰訊?大股東上次與今次沽貨,騰訊都面臨著監管風險,究竟是巧合還是投資策略引發外界討論。
Prosus表示,此次出售小部分公司股權旨在增加自身財務的靈活性,套現所得將用于核心業務、新業務及潛在收購。另外,Prosus還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將繼續發展包括視頻配送、金融科技、電子商務在內的數字化轉型。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2月份以來,由于美債收益率上升,引發全球范圍內科技類等高估值資產明顯承壓,不排除騰訊大股東也是出于對未來市場利率上升對估值構成壓力的擔憂。此外,隨著疫苗接種的推進與各國持續加碼財政刺激政策,經濟與通脹前景改善,利率中樞存在進一步抬升壓力。也不排除大股東出于資本財務上操作等。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對股價走勢利空,尤其是市場情緒謹慎,減持行為被市場解讀為股東公司財務狀況出問題,或者股東不看好被減持公司發展前景等情形時,殺傷力更大。
大股東減持雖受外界矚目,但多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騰訊所受影響或有限。
千門資產投研總監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這次減持預計不會對騰訊產生太大影響,也不會進一步影響到騰訊自身的業務。由于騰訊本身的估值體量與交易活躍度較大,唯一受影響的可能只是股價。
周茂華表示,預計本次大股東減持,對騰訊股價影響短期偏空,但整體影響有限,主要是騰訊屬于科技龍頭企業,經營業績基本面較為穩健。且騰訊第一大股東Naspers本次減持主要是通過其控股子公司進行操作,加之2%的減持量對其第一大股東地位未構成實質影響,該公司還承諾未來3年不會繼續減持騰訊股份。
另有分析稱,騰訊公司的盈利結構與科技股泡沫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但是這與大股東的減持行為是否有關聯并不清楚。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