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目前開通的兩條地鐵線缺乏有機銜接,隨著3、5、6號線的開通,1、2號線的客流量也會增大。
論壇推薦
進入業主論壇>>[
保利林語]
【有獎征文】“林語感恩月”大型有獎征文[
豪景花園]
圖片:我幫聞聞美女 設計的房間 以前在圖[
金麟臺]
終于簽合同了!地鐵三-九號線規劃前日公布,2010年80%以上亞運場館將通地鐵
地鐵新網之全貌
2005年7月25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原則同意廣州市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目標確定的軌道交通總體建設規劃,以及分階段實施的建設方案。8月24日,廣州市市長張廣寧要求全市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確保地鐵建設目標如期實現。昨日,廣州市地鐵總公司正式對外宣布,廣州將在今年至2010年,總投資800億元建設三、四、五、六、七、八、九號線共218.4公里的地鐵線,這一數字約為目前開通的地鐵線長度的6倍。
地鐵線從36公里到255公里
廣州市2010年前將建成255公里的軌道交通線路,包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共9條線。其中此次國家發改委明確批復二號線嘉禾至三元里段及江南西至廣州新客站段、三號線新機場至廣州東站段、四號線奧林匹克中心至新造段、五號線滘口至文沖段、六號線潯峰圩至燕塘段、八號線曉港至鳳凰新村段,線路長度為127.6公里;四號線新造至沖尾段、七號線廣州新客站至大石段,線路長度共35.2公里,在規劃實施期間需要根據沿線土地開發進展及客流需求情況、相關鐵路建設項目進展情況,研究建設時機問題;九號線17.4公里,廣州市將按要求需適時上報國家。
至此,廣州市軌道交通在近期要建成的總里程數為:已建成開通的一、二號線共36.6公里,正在建設的三號線36.3公里,二號線調整工程1.9公里,近期將建設的180.2公里,總里程數為255公里。
圖為地鐵二號線開通時的歡慶場景。
地鐵站九條線擬設164車站
除目前已投入運營的一、二號線外,其余七線共需要投入總資金800億元。對于這筆龐大資金的籌集,廣州地鐵總經理盧光霖表示,從2002年開始,廣州市政府每年都將撥款50億元來支持,到2010年,政府出資可達到400億元。至于剩下的一半是否通過銀行貸款,盧光霖表示,可能會,但貸款的金額應該不會超過總投資的50%。
據線網方案,九條線255公里擬設164個車站。其中,一號線西朗到廣州東站18.5公里共16站,后期建設中將改造4個為換乘站;二、八號線共26.6公里設37個站,共有12個換乘站;三號線65.23公里設29個站,其中3個換乘站,并預留9個換乘站;四號線46.56公里設18個站,有10個換乘站;五號線31.9公里24個站,有8個換乘站;六號線20.81公里設19個站,有8個換乘站;七號線8公里設7個站,有2個換乘站;九號線17.4公里設14個站,有1個換乘站。在各線具體站點的設置上,地鐵公司透露,除一、二、八、四、五號線站點已具體確定外,三、六、七、九等線都為初步擬定,有在該區域設站的可能,但并不排除施工時具體站點的變動。
除三號線首通段和二號線大學城延長段2003年動工以來,其余幾線都將于本月起相繼動工,2010年12月前全部投入運營。
亞運會80%以上比賽場館通地鐵
2004年7月1日,廣州市獲得第16屆亞運會的主辦權。依據申亞承諾,2010年廣州亞運會將有32-34個比賽項目,除帆板、帆船項目外,其余項目主要在廣州市內舉行。
四號線首期工程的起點選擇就在奧林匹克中心。奧林匹克中心是2010年亞運會主場館,通過四號線與軌道交通線網形成銜接,可以對亞運會的交通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廣州市市長張廣寧曾表示,亞運會召開前,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服務將會覆蓋80%以上的比賽場館。
交通網城區內交通只需半小時
2000年,廣州市番禺、花都撤市建區后,城市形態由原來的南北40公里、東西50公里的“L”形城市形態變化為南北120公里,東西50公里的長條形,廣州市總體規劃確定城市空間發展的基本策略為“南拓、北優、東進、西聯”。
基于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變化,廣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規劃也作了相應調整。據介紹,線網規劃中的9條線由4種類型的線路構成,分別是骨架線、加密線、組團內主干線、組團內輔助線。其中骨架線路由地鐵一、二、三、四、五號線組成,總長243.3公里,占線網長度的39.3%,主要構筑整個廣州市軌道交通的基本骨架。一、二號線是舊城中心區軌道交通的“十”字骨架,為連接舊城區、芳村、海珠的主要交通走廊。三、四、五號線形成整個廣州都會區軌道交通的“ ”字骨架,構筑北至花都,南至廣州新城、南沙,東至黃埔開發區,西至滘口的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走廊。
2010年線網規劃建成后,廣州中心城區及人口大于50萬的邊緣組團、衛星城(除南沙片區)的時空距離,基本控制在30分鐘以內,并通過與廣佛線等城際軌道交通的銜接,使廣州與佛山、東莞等周邊地區交通時間基本控制在1小時內。
專家總評
現有運營缺陷將得改觀
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所總工程師杜洪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最新的線網規劃適應并支持了2000年《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中的“6點共識”和“8字方針”,同時也把自身納入到珠三角的發展范圍內予以整體考慮,將大大滿足居民出行要求。同時,由于多條地鐵同時開工,一些地區將要在短期內承受更大的交通壓力。
杜洪濤透露,在編制該規劃時,珠三角的城際鐵路、以及部分國家級鐵道都成為不得不考慮的因素。特別重視地鐵與鐵路、長途客運站、機場、港口等大型交通樞紐的聯系,建立健全換乘關系。比如,廣佛線與一號線、八號線、三號線,廣珠線與地鐵二號線、新客站,廣莞深線與五號線都設有換乘站。同時,線網規劃還預留了足夠的空間,便于日后向周邊輻射延伸。
杜洪濤認為,目前開通的兩條地鐵還是缺乏有機銜接。隨著三、五、六號線的開通,天河地區的交通壓力將得到緩解,一、二號線的客流量也會增大。整個軌道線網形成后,將大大提高中心城區線網覆蓋密度,對沿途地區產生巨大影響。海珠區有二、三、四、八號線縱橫交錯,尤其是西部地區更為密集,將大大緩解該區交通壓力。同時,隨著工業大道一帶傳統的工業區進行了大規模搬遷,代之而起的是大型居住區。地鐵對于土地功能的置換調整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一帶的居住條件將得到大大改善,城區經濟結構也將進行相應調整。
同時,由于多條地鐵線同時開工,海珠區尤其是西部地區將要在短期內承受更大的交通壓力。不過,規劃和建設部門將會考慮到這些因素,將影響降到最低。天河區也將面臨同樣的情況。
最新進展
四號線七號線萬事俱備
國家發改委批復,四號線新造至沖尾段、七號線廣州新客站至大石段,在規劃實施期間需要根據沿線土地開發進展及客流需求情況、相關鐵路建設項目進展情況,來研究建設時機。昨日,廣州地鐵公司表示,由于各方面條件的成熟,四號線和七號線已完全具備建設要求。
四號線沿城市“南拓軸”布設,北起科學城,南至南沙,聯系了一批基于知識經濟的新興產業區,從廣州科學城、國際會展中心、廣州生物島、廣州大學城、廣州新城、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到南沙新港區。它能夠帶動南拓軸的土地發展,有利于高新技術產業的集約式發展,加快產業集群區域的形成,有利于南部深水港海洋經濟的形成。而隨著亞運村在廣州新城的落定,為給居住在亞運村的運動員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務,四號線南段新造至沖尾段建設更是迫在眉睫。
規劃顯示,四號線南段(新造-沖尾)地區在2010年內,居住人口規模將達到388030人,可提供約65700個基礎就業崗位。四號線南段為遠離舊城區的中長距離軌道線路,結合考慮多方式交通換乘因素,實際服務范圍的人口和就業崗位數還要更高,根據廣州市城市交通規劃部門對四號線沿線客流的預測研究報告,地鐵公司表示,四號線南段沿線的預測客流量已達到了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客流需求。
七號線是對在建的廣州新客站未來的大客流向軌道交通主干線(三號線、一號線)進行有效疏散的線路。廣州新客站建成后,每年可服務約5700萬人,是個龐大的交通樞紐。目前,廣州軌道交通線路中只有二號線的南延段可到達廣州新客站,從廣州新客站的未來客流情況預測看,要迅速疏導新客站的客流,僅靠地鐵二號線的疏導能力是不能滿足要求的,而七號線(新客站-大石)則可以通過大石站(與三號線換乘)把來自七號線新客站的客流向三號線、四號線等骨干線提供重要的客流集疏功能。
另外,隨著新客站的開建,周圍居住人群迅猛增長,據預測,到2010年,該區域周邊的居住人口將達到164040人,可提供基礎就業崗位51260個。因此,七號線新客站至大石業已完全具備了建設的條件。
廣州地鐵總公司總經理盧光霖:九線全通后票價不上浮
隨著線網規劃的全面啟動,今年起,廣州軌道交通將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昨日上午,記者就近期廣州地鐵建設的資金、線路、站點位置以及票價和施工影響等問題專訪了廣州地鐵總公司總經理盧光霖。盧光霖表示,不管因地鐵施工帶來不便,還是因地鐵運營帶來便利,都希望廣州市民能理解。
9條線同時運營時,票價肯定不會超過目前計價方式計算的票價。
記者(以下簡稱“記”):線網規劃的啟動要投入多少資金?這些資金如何籌集?
盧光霖(以下簡稱“盧”):除去已運營的一、二號線,三至九號線大概需要投入800億元資金。2002年起,廣州市政府每年都有50億元的財政撥款,到2010年可達到400億元,剩下的將會考慮銀行貸款,但貸款額會低于總資金的50%。
記:二號線高達70%的國產化建設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新線建設是否也會如此,或者國產化程度會更高?
盧:二號線在建設中大量采用國產設備,比一號線節省了40億元,但并不代表新線建設國產化程度還將更高。目前國內市場并沒有完全成熟,一些關鍵、核心的技術及設備必須依賴進口,節省成本的前提是保證安全。
記:九條線同時運營時,地鐵票價是否會下浮?
盧:現在還不方便透露。不過可以說,肯定不會超過目前計價方式計算的票價。不過,我希望市民能客觀對待地鐵票價。地鐵是公益事業,但也不可能越低越好,讓政府處于長期虧損之中。屆時,新的票務計價方式將通過政府審批和物價部門的聽證。
記:那么地鐵要靠什么盈利?何時能盈利?
盧:這方面,我們一直在學習香港,打破傳統的思想模式,采取一體化經營。我們會在地鐵新線路的建設中,尋找地鐵沿線的商機,拓展地鐵沿線的商業經營和房地產開發,以此盈利,并探索地鐵投融資的更多途徑。如人民公園下面,我們就將建成一個3萬平方米的地下三層商業廣場,投資有3億元,建成后可算是廣州目前最大的地下商場。
我們會盡量將施工影響降到最低,但也希望市民能夠忍住暫時的陣痛。
記:線網規劃建設會給廣州交通帶來怎樣的影響?
盧:盡管我們在施工中采取了很多新技術,例如盾構機,靜靜地在地下掘進,地面則不受任何影響,但車站的建設就不能用盾構,只能明挖,所以影響肯定是有的。我們會盡量將施工影響降到最低,但也希望市民能夠忍住暫時的陣痛。
記:因施工受到影響或者需要拆遷的商戶會得到補償嗎?
盧:會。政府會按照有關規定給予他們適當補償。我希望市民以及商鋪的老板們能理解并支持地鐵建設。要知道,把上千億元的錢花在一個跨度十幾年的工程上,對政府來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政府確實是真心實意地在為市民服務,以徹底解決廣州的交通問題。從一、二號線的人流量我們可以看出,真正享受地鐵便利的最終是廣州市民。
地鐵線網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條件,還可以引導城市的發展。
記:各線路都有著怎樣的作用?
盧:三號線主要沿城市新中軸布設,是“重骨架”,四號線是一條以交通引導為主的線路,聯系的都是廣州未來高新科技的發展地區,形成了天河區和番禺區的另一條南北縱向骨架。五號線在西邊預留了南海的接口,東邊則預留了與廣深城際的接口,形成珠江以北地區東西橫向的骨架。六號線與一、二號線都在老城區,走先烈路、沿江路,商業旅游成分比較多。七號線則是條沿江發展的半環形變形橫向骨架。八號線與廣佛線的昌崗、新港段部分,形成芳村、海珠東西橫向的骨架。九號線則是支持花都汽車城的開發建設。
記:各線站點如何設置?
盧:首先要穩定線路走向,然后才能穩定站位。站位的選址有兩點,一是規劃,就是設站的合理性,如它的覆蓋半徑,現在或者未來發展區域的密度,以及居民出行的習慣等;其次是工程上的可行性。
記:線網規劃的意義何在?
盧:線網構筑了廣州交通的基本骨架,形成了以中心組團為核心,向東、南、西、北放射形延伸,加強了中心區與各組團的連通性,還有和各樞紐的連接。它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條件,還可以引導城市的發展。
規劃線路逐個評
三號線:北接新機場,南到番禺廣場,是一條貫穿南北的骨干線,充分體現了“南拓、北優”的方針。將有力支持機場發展區的建設,以及番禺新居住區乃至廣州新城的發展。同時,也將大大緩解天河地區的交通壓力。
四號線:規劃中北起蘿崗新區,經科學城、奧林匹克中心、大學城,南至南沙。串連高新產業區、文教區及新的城市發展區、港口區。值得一提的是,該線中部將串起規劃中的廣州新城,而亞運村落戶廣州新城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挑起奧體中心和廣州新城的四號線對2010年亞運會的意義非常重大。
五號線:西起芳村滘口,直通南海;東到開發區文沖,挑起東莞。橫貫廣州東西,充分體現了“東進、西聯”的發展方針。而且,其沿途經過荔灣、越秀、天河,將有效緩解這些老城區的交通壓力。
六號線:從金沙洲一直通到天河燕塘,沿途所經荔灣區、沿江路、海珠廣場、先烈路等,皆為人口高度密集的老城區。其作用也正在于此。
七號線:目前確定的七號線暫時從廣州新客站到大石。其目的主要是串起二號線和三號線,有效分解新客站的人流。
八號線:規劃中的八號線其實絕大部分是現在運行中的二號線東西向部分。曉港站將向西拓展到鳳凰新村,東部在萬勝圍與四號線相連。從而形成一條橫貫海珠區的大動脈。目的是有效緩解海珠區的東西向交通壓力。
九號線一期工程:以花都汽車城為起點,經花都中心城區至新機場,與三號線接駁。對優化廣州北部市區交通,推動花都區的基礎產業,特別是汽車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地鐵規劃線網17年巨變
從35公里到726公里
廣州市地鐵建設只有12年歷史,但地鐵交通線網規劃工作卻已有17年。由于客觀情況不斷變化,廣州市的軌道交通規劃也隨著城市的發展不斷調整,從1988年的第一份規劃至今,已四易其稿。
1988年12月,廣州市和里昂市合作完成了《廣州市地下鐵道可行性研究——示例報告》,最后確定了旨在滿足至2010年發展的“十”字形基礎路網。規劃的地鐵路網由兩條線路組成,總長為35公里,設31個車站。
1996年5月出臺的新一輪規劃,提出廣州將建由7條軌道交通線組成的遠景軌道線網構架,線網規劃206公里。
2000年5月,番禺和花都撤市改區,廣州市提出在2010年前還將建設軌道交通三號線、機場快線、市郊列車等線路,實施線網總長為123公里。
2003年新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成型。此次線網規劃提出了總長717公里的遠景軌道線網。同時,還提出了在2010年前建設8條線路組成總長超過200公里規模的線網。
2005年1月,廣州市向國家發改委申請調整方案,線網規劃總長為726公里,2020年前的建設線路也有所延長。
■ 鏈接
六大國際都市地鐵超200公里
目前,世界上擁有超過200公里軌道交通路網的城市共有6個,分別是紐約(432公里)、倫敦(420公里)、巴黎(330公里)、莫斯科(262公里)、東京(248公里)、漢城(224公里)。按照廣州市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到2010年,廣州市將擁有超過200公里的地鐵線路,屆時,廣州將進入世界上軌道交通最發達的城市行列。
2010年建設線路長度
名稱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合計
累計開通 59.3 111.2 116.0 173.4 211.8 229.6 229.6
線路(km)
在建線路 117.2 113.1 113.6 56.2 17.8 8 /
(km)
當年建成 22.7 51.9 4.9 57.3 38.4 17.8 /
線路(km)
近期軌道交通建設線路一覽表
名稱 線路起終點 長度(km) 車站數(座) 建成開通時間 一號線 西朗-廣州東站 18.5 16 1999.6
二號線 嘉禾-三元里 9.5 7 2009.12
三元里-江南西 9.4 8 2002.12
江南西-廣州新客站 13.0 9 2008.12
三號線 廣州東站-客村 6.7 6 2005.12
客村-番禺廣場 29.6 12 2006.12
天河客運站-體育西路
新機場-廣州東站 28.9 11 2009.12
四號線 奧林匹克-萬勝圍 5.3 3 2010.6
萬勝圍-新造 14.1 5 2005.12
新造-黃閣 22.3 8 2006.12
黃閣-沖尾 4.9 2 2007.12
五號線 滘口-文沖 31.9 24 2008.12
六號線 潯峰崗-燕塘 20.8 19 2010.6
七號線 廣州新客站-大石 8.0 7 2013.12
八號線 曉港-琶洲 8.7 8 2002.12
琶洲-萬勝圍 1.9 1 2005.12
鳳凰新村-曉港 4.1 4 2008.12
九號線 汽車城-人和 17.4 14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