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365·
·第一章 生氣通天·
·第九節 象數·
四、識卦(044)
學習《易經》,首先要識卦,見到一個三爻或六爻卦,要能夠立即說出它的名稱。我們可以分幾步走,首先要認識八經卦。我們知道八經卦是:
古人為了方便記憶,編了一個口訣,希望各位能把這個口訣背熟,這是認識六十四別卦的基礎,與此同時,還請大家將八卦的基本卦象一并記憶。
這首口訣名叫《八卦取象歌》,較早見于宋朝大儒朱熹的《周易本義》,總共才二十四個字,死記硬背也不難,但也有一些記憶的竅門。如乾坤二卦,乾為純陽卦,三爻都是陽爻(“三連”);坤為純陰卦,三爻都是陰爻(“六斷”)。“震仰盂”與“艮覆碗”,一方面從卦形上取象,另一方面,震為雷,雷電需仰視才見,在上;艮為山,山根(艮)于大地,遠觀猶如倒扣的碗狀。“兌上缺”與“巽下斷”,可以把卦名筆畫與卦形結合起來看,兌字上面兩點,恰如兌卦上面的陰爻;巽字下面的兩點,對應巽卦下面的陰爻。
比較難以理解的是“離中虛”與“坎中滿”,這與易理有關聯。離為火,卦形是兩個陽爻包著一個陰爻;坎與離相反,坎為水,卦形是兩個陰爻包著一個陽爻。在文王八卦中,坎為陽卦,代表中男;離為陰卦,代表中女。中男中女都處在生機旺盛的時期。在道家經典《周易參同契》中,把中男說成“通身都是陰,只有一點真火(坎)”,而把中女說成“通身都是陽,只有一點真水(離)”,這個論斷用在本民族一些男女身上是很貼切的。后世一些“道學先生”從坎、離兩卦得到“啟迪”,搗鼓出“采陰補陽、采陽補陰”之類男女雙修術,把我中間的陽爻給你,你中間的陰爻給我,就可以修煉成純陰純陽之體,返老還童,象嬰幼兒一樣。此論一出,大受富貴階層追捧。
這樣,我們已經熟悉了八經卦的卦形(卦象),下面我們來認識六十四別卦。《周易》“經部”分上經和下經兩部分,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前人根據孔子“序卦傳”的排列次序,編了一首《上下經卦名次序歌》:(錄自《周易本義》)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恒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這首歌訣包含了六十四卦的全部卦名,前人在運用《易經》預測事物時,往往將其上下之卦乃至前后數卦都結合起來進行分析,所以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十分重要,希望大家也能將這首歌訣背下來,記住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要進一步認識六十四卦,先看下表:
表044-1 八宮六十四卦表
這張表初看比較復雜,但仔細研究就能發現表中有許多內在聯系。我們先將“卦象”列中的文字提出來,組成一首《分宮卦象次序歌》:
乾為天, 天風姤, 天山遁, 天地否,
風地觀, 山地剝, 火地晉, 火天大有。
坎為水, 水澤節, 水雷屯, 水火既濟,
澤火革, 雷火豐, 地火明夷,地水師。
艮位山, 山火賁, 山天大畜,山澤損,
火澤睽, 天澤履, 風澤中孚,風山漸。
震為雷, 雷地豫, 雷水解, 雷風恒,
地風升, 水風井, 澤風大過,澤雷隨,
巽為風, 風天小畜,風火家人,風雷益,
天雷無妄,火雷噬嗑,山雷頤, 山風蠱。
離為火, 火山旅, 火風鼎, 火水未濟,
山水蒙, 風水渙, 天水訟, 天火同人。
坤為地, 地雷復, 地澤臨, 地天泰,
雷天大壯,澤天夬, 水天需, 水地比。
兌為澤, 澤水困, 澤地萃, 澤山咸,
水山蹇, 地山謙, 雷山大過,雷澤歸妹。
這首《分宮卦象次序歌》是易學入門必備,一定要背熟,我們可用類似以聲母韻母進行拼音識字的方式來背,不幾天就能背熟。背熟之后,結合《八卦取象歌》,識卦就會變得非常容易。比如你面前有這樣一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