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話說,做各種事情都是從娃娃抓起。從小,學習各種科目,學習各種樂器,學習各種舞蹈,為的就是希望小孩子以后可以多才多藝,有更多機會。可是,孩子難道不應該有童年嗎,有屬于他們最天真爛漫的童年。
姑姑的兩個雙胞胎兒子在家學習的時候,姑姑就在一旁拿個棍子,難道是因為棒棍下出孝子?總之,才處于小學的他們就整天承受著各方面的壓力。
以前,我上學的時候還是挺自由自在的,學習也不錯。可是現在的孩子天天上學的時候學,放學的時候還學,但有的家長就是看不到孩子的成長,于是,家長們看到其他孩子多才多藝,他們開始著急,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
其實,要是說學習,我倒是不認為小學學習成績好有多么重要,只不過,我承認,小時候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但是,小學并不能決定以后啊,現在高考也就是人生中第一塊敲門磚,人生的路這么長,我真的不明白為什么現在的家長把孩子逼的那么緊。
上完課去上各種輔導班,我的童年不是這樣。
小學好好學習,確實可以以后少努力一些。但是,現在讓孩子們學習一些他們學不進的東西,那么,再認真也是無用的,因為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
學習從來都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真心的想要學習,明白學習才能學好習。
一個朋友,上小學就是年級前幾名,上了初中還年年拿獎學金的那一種,可到了高中他成績一落千丈,還學會了泡妞;一個高中同學她上初中時還是班級倒數,最后在高中的重點班前幾名。
事實上,小學確實可以養成學習的好習慣,但是,并不能因為這些就剝奪了孩子們的童年啊。最重要的是,學習要走心啊,不然一天24小時學習都沒用。
2.
我是小學成績很好,那時候沒有這么多的壓力,每天也開開心心的。
到了初中,開始了所謂的“叛逆期”。于是,初二的時候成績是班里倒數的,還被老師請家長。當初與父母還生氣,反正就是各種不好好學習。最后,上了一個不好的高中。
高中,高一的時候,發誓要好好學習,要在全校多少多少名,然而,沒有一點用,高一的時候成績依然很爛。但是就是高二的某一天,就是不知道怎么了,就突然之間明白了要好好學習。于是,自此之后,發了瘋一樣的學習。每天吃飯都是讓同學幫忙帶飯,基本上吃飯時間五分鐘吧。
就這樣,我發了瘋一樣的學習最后也就是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現在感覺很奇怪,我小學養成的“學習的習慣”為什么沒有了?真正的原因應該是我根本沒有走心。我只是學習,沒有自己的方法,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意識到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情。
小學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習,并不能說明我以后就不好了,只能說,真的,我的起點比別人低,但這些都是我可以更加努力的去彌補。
童年應該是充滿著彩色的世界,以后的路途中一定會艱難險阻,但我不希望孩子現在就被壓垮。
無用的補習是最具有傷害力的。
小時候,我也參加過許多輔導班,但是,從來沒有一次有用的收獲。當初我不喜歡學習,于是,既浪費了錢,又浪費了時間,又給父母制造出一種我的孩子放假還上補習班一定學習好的假象。
事實上,在小學的時候真正上補習班的學習好的學生,他們都是參加的課外補習,增長才藝,而不會去參加與上課一樣的補習班。學習好是他本身就明白了學習知識,也有了興趣,于是才會去參加其他補習班。說白了,就是,那些學習好的接受能力強,他們把學習當做一種樂趣。
學習從來都是自愿的。
3.
學弟曾經問我是怎么樣知道學習的。
我說,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突然發現,不學習干什么啊,玩沒有意思了。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考慮了啊,要走心了。
其實,每個父母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人中龍鳳。但是,家長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對于如何去讓孩子真正的學好習有沒有方法。事實上,沒有人有方法,因為所有道理都只有自己明白了才能夠真正的去實踐這些道理。
大人們走過的路確實很多,但孩子們還沒有走過多少路,他們需要一點一點的理解學習,理解是為了什么學習,這樣才能真正的從內心去接納學習這件事情。
姑姑在孩子睡覺的對面的墻上貼了滿滿一墻的知識點,可是,孩子不走心,看了等于沒看。孩子難過,姑姑也難過。
有時候,壓的太重又沒有調節能力的時候真的會踹不過氣,還事半功倍。
不論是孩子還是其他人,都應該走心的去做每一件事,而不是被強行推著向前進。
我是檸檬
請多多指教
無戒寫作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