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道 外媒稱,盡管規模龐大的國際搜索行動已經進入第四天,但是仍然沒有發現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的蹤影。
據德新社3月11日報道,由于廣闊的水域上遍布廢棄物,外加駕駛艙最后時刻的信息少得“令人費解”,搜救努力十分混亂。
越南國家搜救委員會副主席范貴肖說:“根據我們目前的估計,失蹤的馬來西亞客機能有好結果的希望十分渺茫。”
美國第七艦隊公共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布勒·穆爾說:“眼下最大的挑戰是時間,時間越久,我們拯救生命的機會就越小。”
關于為什么大量配備尖端技術的船只和飛機都沒有找到飛機的任何蹤影,專家給出了一些原因。
航空行業網站——全球飛行網的亞洲常務董事格雷格·沃爾德倫說,其中一個問題是海面漂浮的廢棄物太多。
他說:“像漁網上用的泡沫浮球那樣小的物體使發現重要物體的難度增大,雷達的作用其實是把這樣那樣的物體過濾掉,要不然畫面就太亂了。如果你把過濾軟件關掉,就會突然發現那里有一百萬個不同的物體,因此所有潛在的有效信號就在那里,但你不可能對它們進行調查。”
報道稱,能夠探測到溫度變化的紅外線感應器也作用有限,因為漂浮在海面上的碎片往往都和海水一個溫度。
沃爾德倫說:“這意味著參與搜救行動的飛機在很大程度上都只能依賴肉眼觀測,依賴搜救人員用望遠鏡向窗外眺望。”
“雖然失聯班機是一架很大的飛機,但是與大海相比,它的體積就很小了,因此(搜索)相當于大海撈針。”
媒體報道已經把馬航班機失蹤一事與2009年法航AF447航班墜毀在南大西洋一事進行對比。在法航航班消失后好幾天人們才找到幾片殘骸,而一些殘骸甚至漂到了距離墜毀地點數百英里的地方。
據報道,調查人員花了近兩年才找到黑匣子,然后才確定失事原因。
沃爾德倫說,找到飛機的關鍵是找到殘骸碎片。他說,一旦找到殘骸碎片,專家就能對洋流進行分析,并著手計算飛機實際接觸水面的位置。隨后的重點就是找到裝有飛行數據記錄器和艙聲錄音器的黑匣子,黑匣子能夠向外發射位置信息達一個月左右。
沃爾德倫說:“目前正在尋找的是一條能引領你走上這條發現之旅的線索。他們還沒有找到任何線索;這將是一場漫長而艱巨的搜索。”
美國海軍發言人庫珀說:“我不清楚馬來西亞當局還對找到任何幸存者的希望抱有多久,我不確定他們能堅持多久,但我們在行動取消前會一直搜索這一區域。”(編譯/馮雪)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