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習性
我國是百合的重要原產地,百合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寒,怕高溫和濕度大。
滿地遍野的百合花
百合的生長適溫為15~25℃,溫度低于10℃,生長緩慢,溫度超過30℃則生長不良。生長過程中,以白天溫度21~23℃、晚間溫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通過7~10℃低溫貯藏4~6周。 百合需要濕潤的水來栽培,這樣有利于莖葉的生長。如果土壤過于潮濕、積水或排水不暢,都會使百合鱗莖腐爛死亡。盆栽百合澆水應隨植株的生長而逐漸增加,花期供水要充足,花后應減少水分,地上部分枯萎后要停止澆水。盆土過濕,同樣導致鱗莖腐爛。 百合喜歡用柔和的光照射。也耐于強光照和半陰,光照不足會引起花蕾脫落,開花數減少。光照充足,植株健壯矮小,花朵鮮艷。百合屬長日照植物,每天增加光照時間6小時,能提早開花。如果光照時間減少,則開花推遲。 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土壤pH在5.5~6.5最好。盆栽土壤以腐葉土、培養土和粗沙的混合土為宜。 百合耐寒,但最適生長溫度在15--25度之間,低于10度或高于30度均生長不良。百合一般喜在ph值為5.5--6.5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克/立方厘米以下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忌水淹,喜半蔭環境,但過度蔭蔽會引起花莖徒長和花蕾脫落。 多數品種的百合花喜光照,南方一帶宜栽種在遮陽半陰處。百合花適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對腐殖質要求不太高,PH值為中性或偏酸性,百合花為短日照植物,要求暖濕冷涼氣候,怕高溫炎熱。編輯本段養護要點
首先要選擇充實、健壯的種鱗莖,亞洲系列的種鱗莖周徑必須在10~12厘米,東方系列的種鱗莖周徑在12~14厘米。種鱗莖越大,花蕾數也多,見表。但品種不同,著蕾數也有一定差別。因此,好的種鱗莖具有較高的商品價值,對盆栽百合十分重要。 盆栽百合常用12~15厘米深盆,每盆栽一個種鱗莖。或用15~18厘米深盆,每盆栽3個鱗莖,開花時形成茂密的花叢。栽植時,盆底多墊碎瓦片,然后加土,鱗莖頂芽離盆口2厘米,頂芽上覆土1厘米。目前,在荷蘭都采用催芽鱗莖,催芽部分必須露出上面。如果種植前鱗莖已萌發則無需催芽,如尚未發芽,可將鱗莖排放在盛木屑的木框內,置放在8~23℃溫度下,約4~5天萌芽。生長過程中保持盆土濕潤,使用20-8-20四季用高硝酸鉀肥或15-15-30盆花專用肥。白天溫度保持21℃,夜間15℃,約90~100天花朵著色,將盆移至10~12℃溫度下,可使花朵開得好而持續時間長。編輯本段繁殖方法
麝香百合
百合常用分株、扦插、播種和組培繁殖。 分株繁殖:百合地下部或接近地面的莖節上會長出許多小鱗莖,讓其充分長大后剝下貯藏或直接盆栽。 扦插繁殖:將花謝后的成熟莖切成小段,埋于濕沙中,葉面露出沙床,插后30天自葉液間長出球芽,再培養成小鱗莖。也可選取健壯鱗莖,選用中部充實鱗片扦插于沙床,在18~20℃和濕潤條件下,當年可形成小鱗莖,培養2年即成為開花種鱗莖。 播種繁殖:播種前將種子放在燈光前,揀出胚發育充實的種子供播種,發芽適溫為12~15℃。15℃以上種子發芽快,但幼苗瘦弱;而5℃以下不發芽;25℃以上迫使種子休眠,不發芽。、秋季均可播種,播后覆土0.5~1厘米,約20~30天子葉出土。春播者,秋季植株枯萎后形成小鱗莖,培育2~3年后成為開花鱗莖。 組培繁殖:外植體常用鱗片。先用洗滌劑清洗干凈,再用75%酒精和0.1%升汞消毒30分鐘,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較大的鱗片可切成小塊,接種在添加萘乙酸0.5~1.0毫克/升和6-芐氨基腺嘌呤0.1~1.0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5~7天后,外植體上出現球形小突起,14天后,小球體變成叢狀芽,1個月后形成小鱗莖。編輯本段栽培管理
(一)生長期內施肥1~2次,百合片需要的肥料N-P-K的比例應是5:10:10,每平方施用量為30克,栽前還可施蹄角粉(每平方米50克)、骨粉(100克)和硫酸鉀(30克)。 (二)追肥的用量氮肥每平方米15克,磷肥每平方米45克(過磷酸鈣或粗骨粉),鉀肥每平方米15克或草木灰每平方米120克。 (三)生長期的管理 ─ 用支柱縛扎,防止傾倒 ─ 炎熱夏季用腐葉土、碎蕨表面覆蓋 ─ 顯蕾前,施骨粉、草木灰 ─ 炎熱干旱,灌溉、松土編輯本段科學繁殖
繁殖百合花可用播種法,鱗片扦插法,子球繁殖法等。 (一)播種繁殖 1.采收種子:百合授粉后10~15天,子房開始膨大,經60~150天果成熟開裂前即可采收。 2.第二年春,氣溫超過30℃時播種 3.播種土用二份肥沃壤土,一份粗砂和一份泥炭土,每立升中加入過磷酸鹽1克。 4.播種后根據發芽的快慢覆土,6個月后即可開花。 (二)鱗片扦插 1.鱗片扦插不受季節限制,待鱗莖老熟掘出3~4年鱗莖,放置通風處吹干,剝下肥大鱗片。 2.木制的沙床、淺盆內將鱗片插入2/3~4/3,插后保溫遮陽,經45~120天后可形成小鱗莖。 (三)子球繁殖法 1.當接近地面的莖節長出小子球,小心摘下。 2.每個子球可繁殖一株植株。編輯本段病害防治
百合花病蟲害防治: 主要有黑斑病、灰霉病和銹病危害,可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蟲害有蠐螬、蚜蟲危害,可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殺。 百合的病蟲害較多,病害多見的有軟腐病、腐爛病、花葉病、炭疽病;蟲害有根壁虱、蠐螬。 具體的癥狀和防治方法是: 腐敗病:鱗莖先變成灰白色,后發黑變軟。 防治方法是:注意排水防濕;出苗后噴波爾多液10天1次,連續3~4次。 鱗莖腐爛病:鱗莖受害呈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用0.5%(球重)五氯硝基苯拌種,并用50%代森銨200~400倍液灌1克。 根蜜虱:蟲細小,白色1毫米長,主要危害鱗莖基部。 防治方法:充分腐熟基肥施用;種前用溫水浸泡鱗莖50秒,水溫為50~55℃。 蠐螬:幼蟲。 防治方法:清除肥料中的幼蟲,人工捉除。 斑點病。此病初發時,葉片上出現褪色小斑,擴大后呈褐色斑點,邊緣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產生許多的小黑點,嚴重時整個葉部變黑而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