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剛剛過去的大學新生入學報到季,不少高校院系報到處前,女生排長隊的現象著實常見;校園內,有“女兒國”之稱的班級也越來越多……如果課堂上、校園里,隨處可見“女神”,男生們是不是都該樂開了花?昨日,關于“河南各高校女生比例大排行”(又稱“河南26所高校女生比例排行榜”)的消息在網上被紛紛轉發。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雖然部分高校數據有所出入,但我省高校女生比例已逐年上漲,反超男生。
網傳:我省26家高校女生比例出爐,洛陽師范榜首
大河報記者看到,網上轉發的“河南各高校女生比例大排行”中,前10名中有6所都是師范類院校,排在榜首的是洛陽師范學院,女生比例多達62%。河南師范大學、安陽師范學院緊跟其后,女生占比均為61%;令人稍有意外的是,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園里,有6成都是女生!另外,前10名的院校還有周口師范學院、河南中醫學院、南陽師范學院、商丘師范學院、平頂山學院及河南大學。
這樣一個排行榜,引來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大家或質疑、或感慨、或吐槽——“當年考到鄭大,一直過‘單身狗’的生活,早知道這樣,我也去上個護士學校、師范學院了!”網友“紅星丶閃爍不定”如是說。
也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在這26家高校的名單里,居然沒有信陽師范學院。“要不要來信陽師范學院數妹子,醉了……”網友“代春秋”不服地說。
調查:高校文科專業多出“女兒國”
大河報記者聯系上榜的多家高校了解到,發現部分數據略有出入。
“可能是統計范圍不一樣,這幾年我們女生比例基本是遞增的。”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招生負責人陶文信說,今年該校新生中,女生比例占到58%左右,2013年為55%左右,2012年則為54%左右。像管理類、經濟類、文學類等文科的女生多一些。
微博“周口師范學院微博協會”的小編也在第一時間轉發此消息,但發表評價“覺得男女比例比這個(榜單)大的多”。
還有學校直接表明,未做過類似的統計。
也有學校表示,網傳的榜單數據還比較“靠譜”。河南工業大學招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校女生比例確實為38%,而這些“公主團”多數集中在藝術類專業,播音與主持專業,英語專業、工商管理等文科類專業。
據一家專門做大數據的人工智能機構統計,在眾多的大學專業里,“陰盛陽衰”最嚴重的專業是“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女生占比為86.4%,而學前教育專業同樣“巾幗不讓須眉”,女生比例也高達85.6%。
大河報記者采訪多所高校發現,外語學院、文學院、經濟學院、歷史學院等偏文科專業“陰盛陽衰”格外明顯。
現狀:我省高校女生連續6年超男生
統計顯示,在1999年擴招前,我國大學生中女生比較少,只占20%左右。但發展到今天,“乾坤”大扭轉了,在全國尤其是以城市考生為主的地區,女生升學的比例遞增速度非常快,一些專業已經接連出現女生反超男生的現象。
據河南省教育廳統計,從2009年起,我省高校普通本專科學生中,女生人數連續6年超過男生。
2009年,全省高校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為1368813人,女生占51.5%;
2010年,全省高校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為1456730人,女生占51.9%;
2011年,全省高校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為1500142人,女生占52%;
2012年,全省高校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為1559025人,女生占51.7%;
2013年,全省高校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為1618320人,女生占52.3%;
2014年,全省高校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為1679744人,女生占52.3%。
分析:什么原因導致女生“逆襲”
據了解,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男多女少的情況,持續偏高30余年。為何在校大學女生的人數開始“逆襲”?
“現在大家觀念轉變了,以前可能一些農村地區對女孩兒培養不是那么重視。”河南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田歧立表示。
我省某高中一名老師說,自己1988年上高中時,一個班級40人,男生30人,女生只有10人;到了前幾年,一個班上已經是男女各一半了。2012年則是1個班級60人中,35人是女生。“可能是現在獨生子女多,女孩獲得了讀書的機會”。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女生逆襲是由社會、教育、家庭等各個方面的原因共同導致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從初中開始,男生輟學率就高于女生,不想念大學的男生比較多,父母也放心男孩去打工,而女孩輟學打工就相對少一點。二是在現行的教育評價體系下,女生更有優勢,這也直接導致讀大學的女生比男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