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鄭州航展大幅提升鄭州通航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鄭報融媒記者 周甬 圖
中原網訊(鄭報融媒記者 武建玲)昨日,在河南三和航空工業有限公司展廳,十二架白色的中型工業級無人機整齊列隊。“這是我們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天眼’垂直起降無人機,主要用于航拍、航測等,現在已經批量生產。”公司市場部企劃總監楊陽告訴記者。
無人機“方隊”對面,是幾架分兩行排列的“太陽之鷹”自轉旋翼機,幾名工人正在圍著一架紅色的“太陽之鷹”忙碌。“‘太陽之鷹’是國內首個被民航局批準制造的輕型運動類飛機(自轉旋翼類),預計今年底將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設計批準書,明年有望批量生產。”說起這些,楊陽的語氣中滿是自豪。
作為鄭州通航制造的代表企業,三和航空產品研發能力不斷增強是近年來鄭州通航產業發展實力逐步提升的一個縮影。
這五年來,我國通用航空發展邁上新臺階。跟隨全國通航發展的腳步,鄭州通航也在探索前行。
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2011年8月,市委、市政府搶抓低空空域開放的戰略機遇,利用鄭州的區位優勢、上街機場的資源優勢、基礎設施優勢、產業和人才優勢,以培育低空經濟新興戰略性產業為目標,提出了以上街機場為核心,建設鄭州通用航空試驗區的戰略構想。近年來,通航試驗區積極融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建設與發展。
根據2014年6月市政府批準的總體規劃,鄭州通航試驗區概念規劃120平方公里,核心區以上街機場為平臺,規劃面積21.3平方公里。試驗區的產業布局以通航制造、通航運營、通航服務三大板塊為重點,戰略目標是打造中原經濟區通用航空樞紐、全國公務機運營基地、中國飛來者大會承辦地、全國一流通用航空園區。
作為通航試驗區的主要承載區,近年來上街區著力栽好“梧桐樹”,加快試驗區基礎設施建設。
2013年以來,上街區先后投入近5億元,對上街機場進行改造,上街機場已經成為目前全國條件最好的通用機場。通航試驗區內已形成“十縱五橫”的路網格局,市政及公共服務設施齊全。試驗區內初步形成“一基地四平臺”的服務支撐體系。
在營造好發展環境的同時,上街區圍繞構建全產業鏈開展招商引資,吸引“鳳凰”來。
目前,鄭州嘯鷹飛機組裝試飛基地、河南三和旋翼機無人機生產、鄭州海王實業地效翼船項目等11個投資項目落地建設。首架穆尼飛機“鄭州一號”于2014年12月29日成功下線試飛,填補了我省通用飛機制造的空白;2015年全新機型穆尼M10研發成功。2015年9月3日,河南三和公司生產的旋翼機、無人機下線試飛。
昨日,在鄭州海王實業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公司行政總監杜愛功告訴記者,該公司的海王一號10座地效飛行器、海王二號無人駕駛地效飛行器已經成功下線,明年有望投入批量生產。
目前,試驗區內以鄭州嘯鷹航空公司穆尼飛機組裝與試飛項目為龍頭,以旋翼機、無人機制造為補充的通航制造體系逐步完善。
除了通航制造企業,試驗區還引進了一批通航維修、運營及關聯企業,產業業態涵蓋研發制造、運營服務、航空運動、教育培訓、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
目前,試驗區通航運營及關聯企業達47家,機隊規模達到70架,全產業鏈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擴大鄭州通航影響力
在完善產業鏈,增強通航產業集聚效能的同時,上街區還致力于打造品牌,擴大鄭州通航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影響。
2014年、2015年和2017年,三屆鄭州航展在上街區舉辦,共有23支特技飛行表演隊、100架特技飛機進行了表演,波音、空客、中航工業等692家國內外知名航空企業參展,展示各類飛行器530多架,參展觀眾80萬人次,300多家媒體參與報道。鄭州通航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
鄭州通航產業的發展也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肯定。今年1月,鄭州成功入選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進入通航產業發展“國家隊”。
面對新機遇,如何加快通航產業發展?今年11月初,市政府決定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通航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從2017年至2020年,市財政每年安排2億元的建設專項資金,支持示范區建設,并研究出臺支持通航產業發展的具體配套政策,統籌推進示范區建設。
近日,《鄭州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實施方案》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鄭州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新時代謀求新發展
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和黨的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如何將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實現鄭州通航產業的新發展?
最近召開的上街區委十屆四次全會明確,要做大做強通航產業。
“下一步,我們將突出抓好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建設,重點發展飛機總裝、無人機等通航制造業,大力發展公共飛行、新興消費飛行等通航運營業,積極發展航空主題休閑娛樂、航空教育培訓等通航現代服務業,不斷完善上街機場功能,提升飛行服務保障能力。”上街區委書記宋潔表示,上街區還將持續辦好鄭州航展,進一步放大“鄭州通航”的特色品牌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努力成為世界航空產業鏈的重要一環。
在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建設的過程中,上街區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工程,堅持開放帶動和改革推動并舉,不斷激發區域發展的活力動力。
“我們計劃建設河南省通用航空產業聯盟,由政府牽頭、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依托產業聯盟,聯合開展通用航空研發設計、工藝及制造技術、低空監視和運行技術、科技轉化等研究。” 鄭州通用航空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孫喜忠告訴記者。
通航試驗區還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支持嘯鷹、三和、海王等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強科技合作,建立高端研發中心、協同創新中心和技術孵化中心,提升產業化項目的技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水平。
推動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也很重要。通航試驗區將加強第三方服務平臺建設,推進通用航空創客中心發展,形成由民營企業發起的通用航空技術、信息、人才與資金交流互助的平臺,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通航領域。同時,鼓勵知識產權和第三方檢驗檢測等平臺建設,形成開放共享的服務平臺。
在招商方面,通航試驗區將以“補鏈、強鏈、擴鏈”為招商主題,聚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經濟效益、綠色環保”的產業業態。
搶抓新機遇,鄭州正在謀劃通航產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