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9 16:44: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賈元熙核心提示:地緣政治是馬爾代夫目前危機的根源。一貫自居大國的印度對待近鄰毫不手軟,結果也只能如目前所見,迫使鄰國對其疏遠,進而轉向中國。
參考消息網2月9日報道 路透社報道說,馬爾代夫總統7日已向中國、巴基斯坦和沙特等友好國家派遣特使,向它們通報一場剛剛發生的導致該國進入緊急狀態的政治危機,但派遣特使的名單獨缺了印度。《印度教徒報》說,馬爾代夫駐印度大使透露,馬方曾向印方提出派特使,但印方表示,提議的特使出訪日期不合適,因此未能成行。
印度對弱小鄰國實行“肌肉外交”
過去幾天,素以度假勝地形象示人的馬爾代夫一度火藥味十足,總統、法官、反對派輪番登場,示威活動、抓捕行動此起彼伏。但隨著事態變化,這場引爆自馬代國內的危機卻大有被外國輿論“強行搶戲”的勢頭。印度多日來連番回應,稱對馬爾代夫內部情況感到“不安”“憂慮”“關切”。流亡海外的馬爾代夫前總統納希德甚至通過社交媒體發出請求,希望印度“以軍隊為后盾”介入處理當前危機。
一方面是印度“關切”鄰國內政自動“加戲”,一方面是馬代流亡政治人物向印度發起求助,呼應之間顯然透露出地區國家關系交織的一定淵源。而僅就印度一方的姿態來看,明顯帶有希望當區域掌控者的意味,不過這種掌控也并不僅僅針對馬爾代夫一家。
《印度教徒報》網站曾報道,2015年印度曾持續兩個月經濟封鎖尼泊爾,借以對其施壓,原因是該國通過了印度曾表示反對的本國新憲法。但最終尼泊爾求助中國從而渡過危機。
之后又爆出印度干涉斯里蘭卡內政事件。據稱,當時新德里積極采取行動,促使與中國友好的時任總統拉賈帕克薩最終落敗。《印度教徒報》網站評價說:如果新德里的“加德滿都任務”不僅是一個敗筆而且還令人生厭,那么它在斯里蘭卡2015年大選前的那段時間里對這個島國的“微妙干涉”則開了一個危險的先河。
無論是斯里蘭卡、尼泊爾還是馬爾代夫,作為印度的近鄰,與印度走近本是自然的,但印度對其干涉、控制的種種舉動也必然引起這些國家的反彈。有媒體總結,莫迪政府對弱小鄰國實行的是“肌肉外交”。
操控布局皆為在印度洋遏制中國
印度頻頻干涉鄰居內政,卻將其歸咎于中國在印度洋地區影響力的增強。這說明,地緣政治正是馬爾代夫目前危機的根源。以這次馬爾代夫政局動蕩為例,受到沖擊的現任總統亞明被印度媒體稱作“親華”派總統。去年,《印度時報》網站稱,斯里蘭卡曾拒絕中國提出在科倫坡停靠一艘潛艇的要求,當時印度總理莫迪即將訪問該國。而在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發生后,印度甚至將災后救援變成了與中國的公關競賽,自然這也招致了尼泊爾人對印度的厭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