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6 07:44:28來源:中原網
字號
大小我要評論移動發短信ZYSJB到10658300,聯通發短信701到10655885,電信發短信180到106592066訂閱中原手機報,3元/月。中原網訊(記者 裴其娟)我市將著力打造環城近郊森林隔離圈,在主城區外圍大力推進植樹增綠工程,營建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的城市森林景觀。到2025年,鄭州森林覆蓋率增加4.6個百分點,達到37.96%。昨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森林生態系統規劃(2019—2025)》公布,描繪出我市森林生態建設的美好藍圖。
該《規劃》作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生態建設規劃(2016—2025)》的重要專項規劃,旨在落實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生態建設規劃,構建市域健康、安全的森林生態系統,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新格局,有效指導全市生態建設,統籌推進森林、濕地、流域、農田、城市五大生態系統建設。
根據《規劃》,到2025年,主城區綠量將提升,市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以上,市區綠地率達到36%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平方米以上,各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最低值大于6平方米。實現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率90%以上,各城區綠地率最低值大于28.5%;優化植物群落結構,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中喬灌木占75%以上。
近期目標(2019年—2023年)
完成造林40.23萬畝,更新4.00萬畝;種植苗木花卉1.7萬畝,優質林果15.84萬畝,林下經濟16.98萬畝;森林撫育27.95萬畝,退化林修復6.45萬畝;建設省級森林城市1個、森林特色小鎮4個、森林鄉村160個;完成森林康養基地10個;建設森林健康綠道250公里;完成21個森林公園、1個野生動物園建設;適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全部得到治理;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穩步提升,大氣粉塵吸附和阻礙能力明顯增強;生物多樣性下降趨勢得到遏制,生態保護與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協調推進。
遠期目標(2023年—2025年)
完成造林10.06萬畝,更新1.00萬畝;所有的宜林地全部得到綠化,有林地面積達到27043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7.96%,提高4.6個百分點;種植苗木花卉0.42萬畝,優質林果3.96萬畝,林下經濟4.24萬畝;森林撫育6.99萬畝,退化林修復2.25萬畝;建設國家級森林城市3個;森林特色小鎮2個,森林鄉村20個;完成森林康養基地3個;建設森林健康綠道50公里;完成5個森林公園。
形成“一圈一帶、兩核三區、六片多廊”的規劃結構
根據《規劃》,我市將按照“西抓水保東治沙,北筑屏障南造園,城市周圍森林化”的構想,形成“一圈一帶、兩核三區、六片多廊”的規劃結構,打造鄭州大都市生態圈。
“一圈”:指的是環城近郊森林隔離圈,在主城區外圍大力推進植樹增綠工程,營建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的城市森林景觀。
“一帶”:指的是黃河南岸綠色生態屏障帶。以鄭州黃河中央濕地公園規劃建設為帶動,結合黃河濕地保護區與濕地公園群建設,提升黃河生態廊道,挖掘黃河文化,重塑黃河形象,構建黃河生態走廊。
“兩核”:指的是主城區和航空港區森林生態城建設核心。
“三區”:指的是嵩山生態涵養區、邙山、具茨山森林生態休閑區。
“六片”:指的是主城區周邊形成鄭東生態片林、邙山-古滎生態片林、嵩山-尖崗生態片林、具茨山-觀寨生態片林、八崗生態片林以及雁鳴湖生態片林等六大生態征林。
“多廊”:指的是為方便市民游憩,加強溝、河、路、渠線狀要素保護,沿城市重要道路建生態隔離帶(每側不低于100米),構建市域多用途景觀生態廊道,高效發揮森林康養游憩和生態降塵隔離作用,構建城鄉一體化的森林生態網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