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侯愛敏)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昨日發布信息,據對全省43個調查縣(市、區)的345個樣本村、946個調查地塊、2838個10平方尺樣本進行實割實測和夏糧播種面積衛星遙感監測調查結果,夏糧總產量750.75億斤,比歷史最高水平的上年增產1.67億斤,增長0.2%,其中小麥總產量750.63億斤,比歷史最高水平的上年增長0.3%,占全國小麥總產量的28%以上,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 今年全省夏糧播種面積8514.42萬畝,比上年減少63.55萬畝,減幅0.7 %,其中小麥面積8510.51萬畝,比上年減少49.46萬畝,減幅0.6%。夏糧平均畝產440.87公斤,比上年增長1.0%,其中小麥平均畝產441公斤,比上年增長0.9%。 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今年夏糧生產條件復雜多變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河南各地以“四優四化”為重點,加快優勢特色農業發展,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使今年全省夏糧總產量仍然保持了歷史最高水平。今年全省夏糧生產呈現以下主要特點:播種基礎較好,夏糧播種面積保持基本穩定;暖冬、暖春使小麥拔節期以前各生育階段長勢良好,但中后期因寒潮、極限高溫等不利天氣對小麥生長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病蟲害發生面積小、危害程度輕微;今年氣候條件有利有弊,總體而言利略大于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