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工種變得越來越多,職責劃分也越來越細,面向產品方向的也不只有產品經理了,還有用戶體驗、產品設計等等。
今天,就要通過 Canva 產品設計師 Gloria Lo 的一篇文章,來詳細地跟刀友們聊一下什么叫產品設計師,產品設計流程又是什么。
話不多說,趕緊看下去吧。
在作為產品設計師加入 Canva 的這幾個月里,我收到了很多關于產品設計的提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什么是產品設計?
什么是產品設計流程?
作為一個產品設計師我需要有什么技能?
碰巧最近,我代表 UNSW 數字協會舉辦了一個產品設計研討會。在研討會上,我向大學生和準備跳槽的上班族介紹了在 Canva 當產品設計師是什么體驗。
于是,我把當時的內容整理到了這一篇文章里了,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
什么是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的定義
Nick Babich 在 Smashing 雜志上寫的一篇文章中說到:
產品設計是識別市場機會、明確定義問題、為問題制定適當的解決方案并與實際用戶一起驗證解決方案的過程。
產品設計是建立在一個名叫“設計思維”的流行框架上,這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創新方法,它融合了人的需求、技術的可能性和商業的要求。
p.s 本篇文章引用了很多APP作為例子,但產品設計早就超越了此范圍,涵蓋了從數字產品到實物產品甚至環境體驗的所有內容。
什么是產品設計流程?
產品設計流程
產品設計流程是設計師用來解決問題的重要體系。不過,產品設計師所需的概念和技能是多種多樣的,并且會根據你所處的階段不同而調整。
作為一名產品設計師,你可能會扮演問題解決者、研究人員、設計師、產品經理、數據分析師和營銷人員,但從另一方面想這意味著你的工作永遠不會重復。
01準備工作
在深入研究設計流程之前,務必要問自己,你和你的團隊為什么要開發這個產品。有了愿景,你就有了目標,這有助于確定你要建立的東西。
很多時候,團隊在沒有明確定義目標的情況下就貿然進入開發,如果最終產品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或利益相關者的期望,這可能導致災難性的結果。
02和你的用戶共情
在打造產品之前,評估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
在開始設計和開發過程之前,評估你的產品是否有強烈的市場需求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經常通過用戶研究來評估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
用戶研究
一些用戶研究的方法包括
用戶訪談:盡管組織和分析訪談結果非常耗時,但這種方法的好處是,與單純的調查相比,你可以直接從與用戶的對話中發現問題。
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你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量化數據。 盡管它們操作速度相對較快并且成本較低,但缺點是你不能像面對面的互動中那樣獲得的更直接真實的反饋。
背景調查:這是一種觀察人們在自然環境中進行日常工作的方法。這種方法使你站在用戶的立場上,讓你能夠真正地與用戶產生共情。
市場研究:了解你的競爭對手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是產品設計流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這可以讓你從他們的設計模式和錯誤中學習。
說完了用戶研究,就該聊聊用戶分析了。
用戶分析
一旦我們從用戶研究中收集到數據,我們通常會通過將這些數據歸納為共同的主題來綜合我們的發現–我們稱之為親和力圖。
親和力圖可以讓我們從原始數據中形成洞察力,從而為我們的決策提供信息。
假設,我想要討論:遠程工作對人們產生了什么影響,用親和力圖練習對常見問題進行分組,結果如下:
研究確定的共同問題是:
不健康的習慣。由于工作和家庭環境的融合,人們的工作時間較之平時有增長的趨勢。且坐太久不走動,大部分遠程工作的人正在遭受著身體健康問題,例如背痛。
孤獨。 缺乏在辦公室里喝咖啡聊天、社交聚會和走廊聊天的環境氛圍,讓許多人喪失了人際交往感到了孤獨,長期的孤獨可能使精神健康出現問題(例如焦慮和抑郁)。
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寵物等外部環境因素,以及網絡不暢、停電等技術干擾,都導致人們變得注意力分散和工作效率下降。
在進行用戶研究時,我們還需要了解我們的目標用戶,因此創建用戶角色是此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確定用戶角色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與用戶產生共鳴時,能夠對關鍵受眾群體制定可靠、現實的方案。
用戶角色的例子(圖片來源:Adobe)
03定義問題
好了,經過前面幾個步驟,我們對問題有了更好的理解,接下里就可以開始關注核心用戶了,并通過我們所說的問題定義將其轉化為機會。
這一步很重要,因為它可以讓你了解你的設計項目的目標,并提出一個明確的工作任務。
我們通常以“我們如何做某事”來創建問題。 例如:我們如何鼓勵在家工作的人們養成更好的健康習慣?
04構思
一旦你定義了你的問題,我們就進入了構思階段。
在構思階段,團隊成員會集思廣益,針對問題提出一系列的創造性想法和解決方案。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步驟,因為它可以讓你把利益相關者聚集在一起,就未來的愿景達成一致,從而建立信任。
競品分析
我們經常會參考市場上的競品獲取靈感。在進行競品分析時,主要關注他們的產品服務、用戶體驗和視覺設計。
我在下面列了兩個健康領域的產品,它們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比較相似:
Headspace 是一個心理健康和冥想的應用,用戶可以注冊并參與冥想課程。

Zen mode是一個將你的手機鎖起來的應用,讓你不得不離開屏幕休息一下。

在這兩個產品里,你會發現他們用戶的使用步驟非常相似:
1.注冊或登錄應用
2.確定其目標
3.接到一個需要完成的任務
4.執行任務
5.追蹤其任務進展情況
這些使用的步驟就是用戶旅程。
用戶旅程映射
用戶旅程映射是用戶為了達到使用該應用的目的而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用戶旅程以時間軸的形式來呈現一系列步驟和動作,這樣的布局使所有團隊成員都更容易理解和遵循用戶的想法。

繪制解決方案草圖
繪制草圖是一項很有意義的事情,它可以讓利益相關者(PM、工程師和客戶)在一起開會,并達成一致的愿景。
這種繪畫練習也可以鼓勵非設計師的人提出他們的想法,是促進合作的好方法,因為一些最具創意的想法很可能來自沒有設計背景的人。
當我們在繪制草圖時,會參考問題定義和用戶旅程映射圖來幫助我們構筑問題空間,定義工作范圍。

設計原則
用設計原則來指導你的解決方案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它有助于我們確定產品會成為什么,以及不希望我們的產品成為什么。
健康產品的指導原則可以是:
1.簡單但不是什么都沒有
2.充滿人性和同情心,而不是像機器人
3.充滿激勵性和參與性,而不是像繁瑣的工作任務
4.靈活和個性化,而不是強迫性的
5.鼓勵減少屏幕使用時間,而不是增加屏幕使用時間

類似于 Zen mode,我想到了一款應用,可以通過為你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來鼓勵你休息一下。
我是這樣設計的:
1.注冊或登錄
2.明確我的目標(如多運動、與朋友交流、探索新的愛好)
3.接受活動建議(如去附近的公園散步、打電話給朋友、上繪畫課等)
4.完成任務后可獲得積分
5.追蹤我的目標進度
6.用我的積分換取獎勵
當你畫出了解決方案的草圖,不要害怕分享你的想法。設計過程的一部分是能夠分享你的想法并從其他人那里得到反饋。
類似于 Zen mode,我想到了一款應用,可以通過為你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來鼓勵你休息一下。
我是這樣設計的:
1.注冊或登錄
2.明確我的目標(如多運動、與朋友交流、探索新的愛好)
3.接受活動建議(如去附近的公園散步、打電話給朋友、上繪畫課等)
4.完成任務后可獲得積分
5.追蹤我的目標進度
6.用我的積分換取獎勵
當你畫出了解決方案的草圖,不要害怕分享你的想法。設計過程的一部分是能夠分享你的想法并從其他人那里得到反饋。
05將方案制作成原型
對解決方案感到滿意后,就可以使用開始來制作可點擊的原型了。請允許我推薦一下:墨刀。
它是一款極其好用的原型工具,可以快速上手,界面簡潔,還擁有著豐富的內置素材。

創建組件
組件在加快設計工作流程方面非常有用。當你首次將UI元素轉換為組件時,可以將它添加到「我的組件」,在之后創建原型時,你可以不斷重復使用。

墨刀工作區
使用設計系統
設計系統是可以組合并重復使用以構建產品的元素的集合。使用設計系統是加速設計流程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你在整個設計中保持一致性。

原型設計
設計完相應頁面后,創建一些動畫、交互和過渡狀態,再使用事件將它們連接在一起。

并且,創建結束后,你可以使用墨刀客戶端,或將項目保存到手機桌面,即可在手機上查看原型。
06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是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因為它使我們能夠在設計階段就獲得用戶的反饋,然后再進行開發或交付,可以讓你在投入更多的時間之前,提前發現問題所在。
根據設計過程的不同階段,選擇工作最小化、學習最大化的方法,BTW不要害怕測試低保真原型。
一些可用性測試方法和工具的例子:
1.審核可用性測試:由研究人員將測試介紹給參與者,參與者可遠程也可親自到現場,回答問題并提出后續問題。
2.非審核可用性測試:這種測試是在參與者沒有被監控或指導的情況下進行的,這些測試可以通過一些網站遠程進行。
3.游擊測試:是指在公共場所隨機抽取測試對象,要求其快速進行測試的過程,它通常用于測試與產品沒有任何聯系的廣大交叉用戶,并收集大量數據以快速反饋設計。
4.使用自己設計的產品:是在向公眾發布產品之前,在內部測試產品的一種常見方式。"Eating your own dog food"是一種流行的測試技術,因為它可以讓你的團隊建立同理心,并發現關鍵問題。
p.s 在招募參與者時,根據 Jakob Nielsen 的研究,觀察 5 個使用你的產品的參與者就足以識別 85% 的核心可用性問題。
衡量成功
產品交付后,這還不算完!你需要跟蹤它在用戶手中的運行狀況,還要監控一些關鍵指標,包括采用率,激活率,下降率,流失率和保留率。跟蹤工具包括 Hotjar、Google Analytics 和 Mode Analytics。
如果數據分析不是你的強項,在設置跟蹤事件時,可以找一個工程師或數據分析師來幫助你。

在將設計變更和迭代發布給所有用戶之前,你應該養成對 A / B 更改進行測試的習慣,這產生的設計轉化率或其他關鍵指標,將讓你更有信心。
不過,別只依靠分析,你還應該從電子郵件調查、產品問卷調查甚至隨機采訪中獲取用戶反饋。單純的分析并不總是能為你提供與用戶對話所能獲得的信息。
主要收獲
這不是一個線性過程
盡管我們經歷了非常結構化和線性的設計過程,但現實情況是,你可能會往返多次才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更多信息。
沒有一種方法適用所有情況
產品設計流程應該依據產品所處的產品開發生命周期的階段適當變通流程。換句話說,如果產品處于早期階段,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做用戶研究;而如果產品已經交付,你的優先級可能在于成長和優化產品。
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過程
持續改進是我們工作的核心,因此請不斷完善和改進你的產品!產品發布后,永遠不要以為它已經完成。要不斷獲得反饋并完善你的產品,因為用戶的需求可能會隨著時間變化。
總結

最后要記住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最終要設計的產品是要供人使用。
并且作為產品設計師,我們在塑造未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許創造的產品就能改變社會思考、感受和行為方式。
那關于產品設計和產品設計流程你有什么見解呢?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一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