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案外人利用偽造的存折異地取走當事人在郵政儲蓄存款,民事責任應由誰承擔? 案情: 原告司鎏。 被告夏邑縣郵政局會亭鎮郵政所。 被告夏邑縣郵政局。 2003年4月29日,原告司鎏在被告夏邑縣郵政局會亭郵政所開戶辦理存款業務,并自行設置密碼,后司鎏在2007年9
案外人利用偽造的存折異地取走當事人在郵政儲蓄存款,民事責任應由誰承擔?
案情:
原告司鎏。
被告夏邑縣郵政局會亭鎮郵政所。
被告夏邑縣郵政局。
2003年4月29日,原告司鎏在被告夏邑縣郵政局會亭郵政所開戶辦理存款業務,并自行設置密碼,后司鎏在2007年9月8日收到銀行短信,短信顯示存折上的49000元被折取,余額30083.33元。司鎏持上述存折前往被告儲蓄所處要求查詢,發現該存折余額僅為30083.33元,其存折中的49000已于2007年9月8日上午9時56分,被人在浙江省桐鄉市郵政局用其它存折取走,同日上午10時15分,司鎏持有效存折在夏邑縣郵政局會亭鎮郵政所辦理掛失手續。司鎏以本人未曾取款為由要求儲蓄所支付存款49000元及利息,夏邑縣郵政局會亭鎮郵政所拒付,雙方形成糾紛。
判決: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司鎏到被告夏邑縣郵政局會亭鎮郵政所存款,被告為原告出具了一本活期存折,雙方的儲蓄合同即依法成立,并發生法律效力。根據《郵政儲蓄全國異地儲蓄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四條關于“交易局在業務處理上應符合以下要求:(四)、儲戶憑折在異地辦理活期存折取款業務,目前機器暫不打印存折交易明細,營業員須在存折附頁手工記錄相關內容,加蓋營業員、復核員名章。同時交給儲戶取款憑證”的規定,現原告司鎏所持賬號為605067014208047927的存折中第二頁有機器打印的,上述被人在桐鄉市取走的49000元存款交易明細記錄,但該存折附頁中無桐鄉市交易局營業員手工記錄的相關內容,也無營業員、復核員的名章,且該款在桐鄉市郵政局被他人支取后20分鐘左右,原告司鎏即持有該合法有效的存折去被告儲蓄所處辦理掛失手續,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原告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無法從桐鄉市郵政局回到被告處辦理此業務,據此應認定原告司鎏在異地未使用過該存折取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關于“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的規定,被告儲蓄所負有隨時向原告兌付存款并支付利息的義務?,F原告持合法有效的存折要求被告支付存款,被告應予支付。原告主張的利息,因該存折顯示的07年9月8日取款明顯記錄中無利息項顯示,原告此主張本院不予支持。被告辯解,原告的存折設有密碼,該款被支取是由于原告自己造成密碼泄漏所致,對此辯解,被告并未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實,且即使密碼泄漏,他人無合法有效存折仍然無法取走該款,此辯解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夏邑縣郵政局會亭郵政所無法人資格,其依法承擔的責任應由其法人夏邑縣郵政局承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夏邑縣郵政局支付原告司鎏存款49000元,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后,被告夏邑縣郵政局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郵政局認為,司鎏開立本帳戶時留有密碼,若不泄露密碼,除本人外,任何人不會手持存折按對密碼,把款取走。再者原審漏列當事人。二審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屬于儲蓄存款合同糾紛,合同雙方當事人分別是司鎏和夏邑縣郵政局。夏邑縣郵政局上訴稱司鎏的存款系異地取走,應當追加取款地郵政局為被告的理由,因該主張與本案不屬于同一法律關系,夏邑縣郵政局的該上訴理由不能成了,故不予支持。司鎏持合法有效的存折,在爭議款項被他人異地支取后約20分鐘持該存折到夏邑縣郵政局會亭鎮郵政所掛失,司鎏沒有取走該款的事實清楚,原審法院予以認定證據充分,夏邑縣郵政局依法應承擔兌付司鎏存款的責任,其拒絕兌付存款,已構成違約。夏邑縣郵政局上訴程司鎏秘密泄露,存款被取走是其泄露密碼所致,沒有提供相關證據予以證實,故不予采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是一起儲戶存款在異地被盜取的儲蓄合同糾紛案件,主要涉及以下四個問題:
一、本案當事人的確認。
本案僅將夏邑縣郵政局、夏邑縣郵政局會亭鎮郵政所列為被告進行裁判是否合適呢?本案實際上涉及發折人、持折人及付款人三方當事人的存取款合同權利義務關系。如何確定發折行和付款行的訴訟地位,要從中國郵政儲蓄系統設置、業務關系和存折作為存取款合同的特殊信用支付工具的特征來進行具體分析。首先,中國郵政系統各分、支局是獨立經營核算并各自辦理了金融企業營業執照的組織,在訴訟上各自具有獨立的訴訟主體資格。各分、支局之間辦理存取款聯網服務業務時,是在協商互利、資源、(信息、窗口)共享的基礎上開展業務聯系。持折人或其委托人可憑存折和密碼在同城或異地存取款、轉賬。綜上,本案三方當事人實際存在以下三個法律關系:(1)持折人(即原告)與發折行夏邑縣郵政局的存儲合同關系。(2)基于原告和夏邑縣郵政局存儲合同關系和該行與桐鄉市郵政局業務聯系關系,產生了原告和付款行即桐鄉市郵政局的存款付款合同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