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是牛奶經過發酵制成的,口味酸甜細滑,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專家稱它是“21世紀的食品”,是—種“功能獨特的營養品”,能調節機體內微生物的平衡。和新鮮牛奶相比,酸奶不但具有新鮮牛奶的全部營養成分,而且酸奶能使蛋白質結成細微的乳塊,乳酸和鈣結合生成的乳酸鈣,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酸奶屬發酵型牛奶,可分為凝固型和攪拌型兩種。凝固型酸奶是裝入小杯中封閉發酵而成的,如普通酸奶。攪拌型酸奶是在大容器中發酵,而后攪拌(通常加入一些調味劑),再罐裝而成的,如一些花色酸奶。酸奶與牛奶相比較,不僅有酸甜適口、較強的飽腹感、較長的保存期等優點,而且營養成分均有較大提高,因此成為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
◎乳糖
奶中的乳糖在腸內較其他糖類分解緩慢,有些人甚至不能消化乳糖。經發酵后的酸奶,乳中的乳糖分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半乳糖是構成動物腦、神經系統中腦苷脂類的成分,并且由于發酵,消耗了一定量的乳糖。因此,酸奶適用于患乳糖不耐癥的人食用。
酸奶
◎ 乳酸
生奶中幾乎不含乳酸,而酸奶由于經過了發酵,一定量的乳糖變成了乳酸。乳酸可抑制有害菌,促進胃內容物的排泄,減輕胃酸分泌,提高鈣、磷、鐵的利用率。
◎ 蛋白質
酸奶中的蛋白質由于經過乳酸菌發酵,被分解成微細的凝固奶酪和肽、氨基酸等。因此,更容易消化吸收,提高了蛋白質的消化利用率。
◎ 脂肪
奶中的脂肪以微細球狀的乳濁液狀態分散在乳中,酸奶中的脂肪被分解成為脂肪酸,更易于吸收。經研究證實,酸奶中游離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可達鮮牛奶的4倍。
鮮奶中鈣含量豐富,經發酵后鈣和無機鹽都不發生變化。但發酵后產生的乳酸可有效地提高鈣、磷的利用率,酸奶中的鈣更容易吸收。
1. 酸奶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酸,因而能增強人的消化能力,促進食欲;
酸奶
2. 酸奶中的乳酸不但能使腸道里的弱堿性物質轉變成弱酸性,而且還能產生抗菌物質,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
3. 據墨西哥營養專家們說,經常喝酸奶可以防止癌癥和貧血,并可改善牛皮癬和緩解兒童營養不良;
4. 制作酸奶時,某些乳酸菌能合成維生素C,使維生素C含量增加;
5. 在婦女懷孕期間,酸奶除提供必要的能量外,還提供維生素、葉酸和磷酸;在婦女更年期時,還可以抑制由于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癥;在老年時期,每天吃酸奶可矯正由于偏食引起的營養缺乏;
6. 酸牛奶能抑制腸道腐敗菌的生長,還含有可抑制體內合成膽固醇還原酶的活性物質,又能刺激機體免疫系統,調動機體的積極因素,有效地抗御癌癥,所以,經常食用酸牛奶,可以增加營養,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及癌癥,降低膽固醇。
酸奶是幼兒較好的乳品,尤其適用于消化能力差、易腹瀉的幼兒。使用抗生素者、骨質疏松患者、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病患者、腫瘤病患者以及年老體弱者宜常喝酸奶。
酸奶適合于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腸燥便秘的人喝,也適合于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冠心病,肪肝患者喝, 還適宜癌癥患者,尤其是消化道癌癥病人喝,適宜皮膚干燥的人喝。
酸奶也可作為美容食品食用;婦女長期適量飲用酸牛奶,可使皮膚滋潤、細膩、有光澤。但是,對于胃酸過多的人,就不要多喝, 另外,胃腸道手術后的病人、腹瀉或其他腸道疾患地患者不適合喝酸奶。
原料:
純牛奶……………………………………500ml
原味酸奶…………………………………125ml
工具:
電飯鍋、帶蓋瓷杯、勺子、微波爐(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加熱牛奶,但用微波爐不僅速度快,而且加熱溫度好掌握)
做法:
1.將瓷杯(連同蓋子)、勺子放在電飯鍋中加水煮開10分鐘消毒。
2.將杯子取出倒入牛奶(7分滿,牛奶如果是新開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好,可以不用煮開消毒),將牛奶放入微波爐加熱,以手摸杯壁不燙手為度。最合適的接種溫度為40~43度.
3.在溫牛奶中加入酸奶,用勺子攪拌均勻,蓋蓋。
4.將電飯鍋斷電,鍋中的熱水倒掉,將瓷杯放入電飯鍋,蓋好電飯鍋蓋,上面用干凈的毛巾或其他保溫物品覆蓋,利用鍋中余熱進行發酵。
5.8~10小時后,低糖酸奶就做好了。如果是晚上做的,第二天早晨就能喝到美味的酸奶了。
合格的酸奶凝塊均勻、細膩、無氣泡,表面可有少量的乳清析出,呈乳白色或淡黃色,氣味清香并且具有彈性,呈凝塊狀,有少量乳清析出,無氣泡。攪拌型酸奶由于添加的配料不同,會出現不同色澤。變質的酸奶,有的不凝塊,呈流質狀態;有的酸味過濃或有酒精發酵味;有的冒氣泡,有一股霉味,有的顏色變深黃或發綠。
酸奶目前有瓶裝、杯裝、袋裝、屋形包裝等包裝材料,保質期短則數日,長的可達20天。屋形酸奶采用屋形紙盒保鮮包裝,0-4°C低溫冷藏,保質期為7天,杯裝酸奶采用2-6°C冷藏,保質期為14天;袋裝酸奶2-10°C低溫冷藏,保質期為48個小時。酸奶飲料在常溫陰涼干燥處保存,保質期可達8個月。
由于酸奶不含防腐劑,如果保存條件不好,酸奶中的活體乳酸菌會不斷繁殖,產生的乳酸使酸度不斷提高,酸奶的口感變得過酸,嚴重時酸奶會變質。因此,夏季購買酸奶要格外注意酸奶的保存環境,最好不要購買長時間在溫度較高的地方擺放的酸奶。
1、不要加熱
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如經加熱或開水稀釋,便大量死亡,不僅特有的風味消失,營養價值也損失殆盡。
2、不宜與某些藥物同服
氯霉素、紅霉素等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和治療腹瀉的收斂劑次碳酸、鞣酸蛋白等藥物,可殺死或破壞酸奶中的乳酸菌。
3、不要給嬰兒喂食
酸奶含鈣量較少,嬰兒正在生長發育,需大量鈣,且酸奶中由乳酸菌生成抗生素,雖能抑制和消滅很多病原體微生物,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菌的生長條件,同時也影響正常消化功能,尤其對易患腸胃炎的嬰兒和早產兒更不利。
4、要鑒別品種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種由牛奶或奶粉、糖、乳酸或檸檬酸、蘋果酸、香料和防腐劑等加工配制而成的“乳酸飲料”,其不具備酸奶的保健作用,購買時要仔細識別。
5、要飯后2小時左右飲用
適宜乳酸菌生長的PH值酸堿度為5.4以上,空腹胃液PH值在2以下,如飲酸奶,乳酸菌易被殺死,保健作用減弱;飯后胃液被稀釋,PH值上升到3~5。
6、飲后及時漱口
隨著乳酸系列飲料的發展,兒童齲齒率也在增加,這是乳酸菌中的某些細菌起的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