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血管遍及全身,動脈硬化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心腦血管病變,對多個臟器都會產生影響,如中風、冠心病、腎衰竭、下肢缺血疼痛等。而頸動脈是較粗大的血管,頸內動脈直接向腦組織供應血和氧,頸外動脈則向眼、耳、鼻、口腔等五官供給血和氧。
頸動脈血管堵塞變窄,就會導致頸動脈硬化,血管壁上有稠樣斑塊脫落并隨血流而阻塞動脈血管,會使血液流通不暢,血管繼續變窄,從而造成腦組織和五官缺血、缺氧,導致患者經常出現眼前發黑、頭暈目眩、耳鳴、記憶下降、語言不清等癥狀,久而久之將造成大腦萎縮、梗塞。
當血管的截面積被堵住80%以上,那么這條血管算是被基本堵塞,可造成腦出血、腦血栓、腦中風、心肌梗塞、心絞痛、心力衰竭、早搏以及癱瘓甚至威脅生命。
這7種人要去醫院做動脈硬化檢查
1、大于45歲男性,大于55歲女性;
2、血脂異常者;
3、高血壓、糖尿病與肥胖、代謝紊亂綜合征患者;
4、有動脈硬化家族史;
5、吸煙、大量飲酒、精神緊張人群;
6、飲食缺少蔬菜水果、高脂飲食人群;
7、腹部肥胖、缺乏運動的人群。
人過了40歲后,頸動脈血管里面的粥樣硬化斑塊經過長期的積存,就會開始阻隔血管對營養物的吸收,血管將慢慢變硬、變脆、變窄、失去彈性從而導致頸動脈粥樣硬化。這就是為什么常說血管的使用壽命是75年的原因。
頸動脈硬化屬于復發性疾病,很多人即使治療出院后,如果不控制好也會引起二次中風、三次中風。但平時注意并且把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好,終身也不會發生腦中風這種情況。
三級預防,杜絕血管堵死
1、在日常活動中要控制飲食,遠離高脂、高糖食物,即少吃動物肝臟、腦花、肥肉、油炸食品、糖和脂肪含量高的東西;
食療能夠最大限度地對血管進行養護,減少藥物的進一步的損害,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非常推崇。我們日常食用的食物很多都有養血管和清理血管垃圾的作用,如效果不錯的蕎麥、桑葉、決明子、枸杞、桑葉、菊花等常見食物。
食物調理作用緩慢,一般需要每天堅持為佳,想要直接吸收、快速調理的,可以直接吃這些食物經過提純后得到的蕎麥桑葉復合菌,有效成分更易被人體吸收,能夠快速清理血管垃圾,打通血管,對三高人群也很適用。目前市面上這類菌液也很多,在網上都能買到。
蕎麥、桑葉、決明子等這些之所以受到重視,是因為蕎麥富含蘆丁、煙酸。蘆丁有降低人體血脂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和預防腦血管的作用,煙酸能擴張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膽固醇;桑葉富含稀有元素有機硒、鍺,使蓄積在人體內的毒素和廢物被氧化,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進新陳代謝和微循環等;決明子中的大黃素葡萄糖苷等成分具有降低膽固醇、降血脂、降血壓及強心作用。
2、發現輕微癥狀及時就醫,控制血糖、血脂穩定病情。同時患者在平時活動中,特別是轉動頸部時動作要輕、緩,不能幅度過大;
專家提醒男性在50歲以后,女性在絕經期后應該到醫院做詳細檢查。通常人們都會掉以輕心,一旦出現了頭昏眩暈則表示斑塊已經形成,必須到醫院進行控制否則很容易引起腦中風。
3、中風后的預防,必須依靠醫生用藥物進行治療。相應的防治措施還包括,調整生活習慣,多參加健身活動,禁煙限酒,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