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盱眙
確立了怎樣的發展定位?
縣域空間結構如何調整?
中心城區空間如何布局?
縣域城市特色如何彰顯?
就讓小編帶您在
《盱眙縣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中
探尋盱眙未來的模樣
……
盱眙確立了怎樣的發展定位?
關鍵詞:增長極、門戶、名城
基于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新型城鎮化發展新趨勢、上位規劃新要求,本次總體規劃確定了盱眙打造淮安南部經濟增長極、南京都市圈北部門戶城市、長三角山水文化休閑名城的城市性質和城市定位。
基于盱眙的區域背景、發展階段和發展特點判斷,提出了量質并重,集約發展;整合資源,差別發展;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的創新發展路徑。
具體來說,作為淮安南部經濟增長極,當務之急是加快寧淮產業園建設,提升寧淮合作水平,提升縣域經濟實力。作為南京都市圈北部門戶城市,要主動對接南京江北新區,實現產業功能錯位補位,基礎設施互通互聯,平臺載體共建共享,比如健康養老產業、城際鐵路、寧淮產業園。作為長三角山水文化休閑名城,要面向長三角市場,重點打造環洪澤湖休閑度假、淮河文化體驗和生態鄉村休閑等旅游產品,同時,強化區域合作,共建江淮生態經濟區。
盱眙縣域空間結構如何調整?
關鍵詞:連片、集約、整合
基于盱眙縣域空間發展現狀,通過“生態空間開敞連片、城鎮空間緊湊集約、縣域分片整合發展”的空間發展方式,促進城鄉空間布局的優化和土地的集約化使用,實現空間的可持續發展。
具體來說,以生態保育為基礎,引導開敞空間連片發展,構筑淮河、龍泉湖、陡湖等為主的水域與西南丘陵山體及城鄉平原地區的農田等生態資源要素組成區域開敞空間。培育縣域發展潛力大、發展條件優越地區形成片區的核心,形成縣域空間發展的增長極,有效帶動周邊地區快速發展,并引導城鎮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結合現狀縣域優勢特色資源,尊重現狀交通走廊走向,將空間發展臨近、優勢資源相近的鄉鎮有效整合,以片區引導縣域空間差異化發展。
基于盱眙縣域不同的地理特征、發展基礎、區位條件,將整個縣域劃分為“一主三片”的空間結構,“一主”即主城區,“三片”即河西片區、東片區、南片區。17個鄉鎮調整為10個。同時形成“中心城市—重點鎮—一般鎮”的三級城鎮體系,城鎮人口總量控制在72萬人左右,其中,中心城區47萬人,馬壩10萬人,舊鋪5萬人。
盱眙中心城區空間如何布局?
關鍵詞:集聚、生長、延伸、共生
基于盱眙的山水環境特征,中心城區規劃形成“核心集聚、三軸生長、廊帶延伸、多片共生”的空間結構,提出了明確邊界、集約發展,產城融合、協調發展,品質提升、彰顯特色的發展戰略。
城市實施“南拓、東調、西優、北控”的空間發展策略,合理控制城市增長邊界,主要以存量空間挖潛整合利用為主。城區主要向南、向東發展,由淮河、新揚高速-北環路-盱馬路、235國道-新121省道所圍合的范圍,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具體來說,“核心集聚”,即淮河東路與金源北路交叉口區域為城市商業中心,同時在城區四個方向各形成一個片區中心;“三軸生長”,即沿山水大道、金桂大道、淮河東路-金鵬大道-圣山路形成城市功能發展軸,也是體現盱眙地方特色的重要景觀軸線;“廊帶延伸”,包括淮河休閑景觀帶、南北山體生態廊道、淮河-龍泉湖生態廊道;“多片共生”,包括老城片區、城中片區、城北片區、城東片區、城南片區、開發區、市場物流園、凹土產業園、港口產業園等多個片區。品質提升、彰顯特色,即以旅游為核,打造旅游服務中心。
盱眙縣域城市特色如何彰顯?
關鍵詞:山水、人文、歷史、城建
以延續山水形勝的總體格局,傳承多元融合的品牌人文內涵,建設富有活力的特色城鎮空間為總原則,規劃形成“淮河明珠山水韻、帝里繁都古今情”的總體定位,積極挖掘利用自然、人文資源,塑造集自然山水、歷史文化、城市建設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特色。將盱眙中心城區城市特色定位為一水繞都梁,山城兩相依;河湖脈相連、雙翼同生輝。
具體來說,形成“顯山露水、一城三景”的景觀風貌結構,一城指中心城鎮集聚區,三景指各具景觀特質的景觀風貌區,包括淮河以西的沿淮水網風情區、依托西南縣域丘陵地帶的山湖林郁風光區以及縣域東部的田園開敞景觀區。
形成“多元融合、都梁新秀”的人文特色,重點打造“一帶兩片、多點散布”的文化特色布局。一帶指以235、344國道為聯系的文化時空體驗帶,多點指縣域其他地區相關文化的展示和塑造,凸顯盱眙整體文化氛圍,如黃花塘鎮、鮑集鎮等。
形成“紅綠交響、特色高地”的產業特征,以紅(龍蝦產業)綠(山水旅游)為觸媒,結合凹土產業、軸承產業以及新能源產業集中區開展工業旅游活動,展示獨具特色的特色制造業風貌。
形成“主題景觀、園林之城”的整體特色。中心城區利用山水資源,提升生態環境和景觀品質,打造山水融城的城市空間。各鎮區在加強鎮區功能完善的基礎上,梳理資源找準優勢突出重點,形成多樣特色空間。
旅游空間布局為“一心三片、一環兩帶、三區聯動”,“一心”即位于中心城區的旅游服務中心,“三片”即水鄉濕地休閑片區、水鄉生態休憩片區、歷史文化體驗片區,“一環”即旅游交通環線,“兩帶”即淮河旅游觀光帶、環洪澤湖旅游觀光帶,“三區”即天泉湖旅游度假區、淮河口旅游度假區、西漢王陵主題旅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