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維的墻-古典,共讀3+1復盤
1、對事的討論,經過這次討論,我發現了小目標和大目標,夢想和現實的差距,該如何處理?
??小目標和大目標的優劣和關系
之前聽到古典老師說,馬斯克立下的目標很好,很宏大。當時覺得馬斯克立下這么大的目標,與我何關。
后面看《財務自由之路》中談到為何窮人的財富目標搖擺不定時,才發現樹立遠大目標的重要性。
如果你設立的目標很小,當你和目標之間出現障礙時,你的視線就會被擋住。這時你朝著目標望去,看到的都是問題,你完全看不到目標。
一旦我們無法將目光集中在目標,懷疑和恐懼就產生了。
為了避免被問題阻擋,我們又會為自己尋找一個新的目標。?
而如果你設立的是一個大目標,問題出現時,是無法阻擋你看見目標的視線的,你清楚自己為了什么而努力。
但問題是我們都知道大目標的好處,但我們卻不一定可以找到大目標,找到使命,所以我們會用小目標去實踐,再不斷的調整。
這就是知與行的差距,從知道到落實行動時,發現可做的范圍更小了。先行動起來,再小步迭代,找到最優。
??夢想和現實的差距,如何縮短?
古典老師說,如果夢想是燈塔,現實就是隔著的汪洋大海,如何靠近?
用行動,造船、劃船靠近。
2、人的收獲,經過這次討論,我們注意到說話語速的快與慢,有的人說話很快,有的人說話很慢;
說話是說得快好呢還是慢好?
有氣場的人,說話是有條有理,不慢不急,抑揚頓挫,有重點、有停頓地表達。
說話快與慢的可能和人的性格有關,建議還是說話不要那么快,要稍微有些停頓。
畢竟一下子一連串說出來,聽的人會比較累,也不一定聽得清楚。
這點可以覺察和實踐。
3、對于團隊,經過這次討論發現共讀小伙伴越來越熟,彼此了解更多,彼此尊重和信任。
由公開象限、潛力象限、盲點象限、隱私象限四塊構成的溝通視窗來看:
公開象限: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比如名字,身高
潛力象限:我們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
盲點象限:就是一些信息自己不知道,但是別人知道的
隱私象限:自己知道 別人不知道
不斷擴大自己的公開象限,增加彼此的信任;
通過自我揭示可以擴大公開象限,拉進彼此距離;
而能夠把盲點象限變成公開象限,最簡單的就是問問別人,這個叫做懇請反饋 ;
做好自我揭示和懇請反饋,你的公開象限會得到放大,一段時間積累,得到別人對你的態度改變,你收獲的兩樣東西叫作尊重和信任。
這也是我們在共讀會收獲的兩樣寶貴的東西。
4、反思一點落實到行動:
堅持看書聽課寫卡~
歡迎一起來共讀會善思會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