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教士所繪《論中國建筑》(照壁和亭子)
? “室內奢華裝修”
? 北京妙應寺白塔
? 河北正定隆興寺轉輪藏閣
? 紫禁城太和殿
1976年,唐山7.8級地震,
北京多處房屋倒塌,但600歲的故宮相安無事。
600年里,200多次地震、無數風雨、戰亂,
這木質建筑次次都能“化險為夷”。
有研究故宮的專家還刻意建成1:5的模型,
和故宮一樣,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
全靠榫卯和斗拱結構。
讓大家都大吃一驚的是,
同比例模型竟然能經得住10.1級的地震,
而只是稍稍位移,并不倒塌。
188幅水彩畫,留住“盛世容顏”
▽
《論中國建筑》共188幅手繪水彩,
重現了林林總總的中國建筑,
也刷新了當時歐洲人對中國的想象。
“遍地黃金,此言不虛”。
雖然等級森林、制度嚴苛,
庭院的數量、屋宇的高度和面積、
屋頂的形制都限制得“死死的”。
但有了不可逆轉的要求,
才有了質量的精雕細琢,
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一個個奇跡。
無論過去、現在,也許未來都不得不感嘆
—— 中國建筑竟然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