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財報之外的價值分析 通常提到了價值投資,我們很明白的是通過財務報表去理解公司的資產結構、盈利能力...
通常提到了價值投資,我們很明白的是通過財務報表去理解公司的資產結構、盈利能力、現金流情況,進而對公司進行合理的估值。從財報上,我們能分析公司資源的分配結構和利用效率,也可看出公司所選擇的戰略,而財報之外的部分,我們又如何去看待呢?
財務報表畢竟是事后數據,他是一種結果,如果往前推導,我們需要注重財報之外的公司價值,比如管理團隊、人才儲備、研發能力、產品力、渠道覆蓋等等。
費雪在他的《怎樣尋找成長股》中對此提出了尋找優良股票的十五個要點:
1、至少在幾年內,公司是否具有足夠市場潛能的產品或者服務,使得銷售額有可能實現相當大的增長?
2、對于當前引人注目的生產線來說,如果其中大部分潛在的增長已經開發完畢,管理層是否有決心繼續發展能夠進一步增加總銷售額的產品或者生產方法?
3、考慮到規模的大小,公司在研究和發展上付出的努力是否有效?
4、公司是否擁有高于平均水平的銷售團隊?
5、公司是否具備有多高的利潤率?
6、公司正在為維持或者增加利潤率而做些什么?
7、公司是否具備出色的勞資和人事關系?
8、公司的高級主管關系是否很好?
9、公司的管理層是否有足夠的深度?
10、公司在成本分析和財務控制方面做得有多好?
11、關于競爭力的強弱,公司是否在商業的其他方面,尤其在行業內的領域為投資者提供重要的線索?
12、公司是否擁有短期或者長期的利潤前景?
13、在可預見的未來,公司的增長是否需要足夠的股權融資,以保證更多發行的股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通過預期的增長來抵消現有股東的利益?
14、管理層是否在一切順利時才能坦率地與投資者談論公司的事務,而在出現麻煩和失望情緒時就保持沉默?
15、公司是否具有一個毋庸置疑的誠實管理層?
事實上,我們價值投資者在分析之時,最注重的便是從公司長期競爭力的角度出發,去分析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性,這種能力在報表之中,也在報表之外,避免追逐單一季度的數據波動,而是始終專注于數據之外的事實,專注公司競爭力的建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