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走進“精誠名醫匯”。列位看官,今天要為你說上一病,乃是常見的感冒發燒。對于此癥,很多人可能會想,這毛病扎一針、掛點吊瓶、多吃點藥片不就好了?有什么可說的?莫不是嘩眾取眾吧。實際上,“精誠名醫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乃是祖國傳統醫學治療感冒發燒的一張古方、經方和驗方,以其獨特的治療思路和方法,征服了無數人。閑言少敘,先將好方奉獻給你——
列位看官,你可知此方的尊姓大名?它就是源于《傷寒六書》里的干葛解肌湯(也稱柴葛解肌湯)。
此方到底有什么能耐?“精誠名醫匯”說上一則醫案,你就知道了——
話說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有一位外國朋友來中國工作,由于水土不服,舟車勞頓,外感風寒,竟然患上了感冒。感冒之后,發熱不退,長時間處于39度到40度之間,已經連續了接近一周的時間。這期間,該患者接受了幾乎所有的西醫療法,但發熱就是不退。除此之外,該患者還有其他征象:畏寒怕冷(此現象已經稍稍緩解)、晨起口苦、平時口渴尿黃、舌苔薄而黃,頭痛身痛。無奈之下,該患者只有求助于中醫。誰料到,中醫院經過辯證之后,開具了數劑柴葛解肌湯,患者服下后第二天,熱退熱難,諸癥悉平。
這外國友人得到良效之后,直呼不可思議,不得不贊嘆中醫中藥的神奇。
神奇嗎?其實,一點都不神奇。尤其是對于了解中醫、明白中醫的人來說,更是一點都不意外。接下來,“精誠名醫匯”就為您說說,這柴葛解肌湯到底是怎樣令人退燒的。
列位看官,話說我們的大中醫,思路到底與西醫不同。它認為,風寒侵襲人體的時候,要跨域最初三道藩籬。第一道,太陽經;第二道,陽明經;第三道,就是少陽經。我們怎么知道這病邪已經侵襲到哪一步了呢?這就要看癥狀了。如果在太陽經,患者往往會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到了陽明這一層,就出現了里熱現象,表現為口干、口渴而尿黃,舌苔發黃等等。到了少陽這一層,患者往往有發燒不退、寒熱往來、口苦煩郁等癥狀。不過在臨床上,這三層現象絕非“有你無我”,而是往往互相摻雜。比如說前面的那位外國友人,實際上就是兼具這太陽、少陽、陽明之證了,也就是說,他處于表寒未解、寒郁入里而化熱的狀態。
說到這里,列位看官可要注意了。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在感冒之后發燒不退,實際上很有可能就是表寒未解,入里化熱的一種表現。這在現實生活中實在常見。為了退熱,很多人選擇扎吊瓶,用抗生素。這樣做并非沒有好處,但終究給身體帶來負擔。但如果用中醫的角度分析,我們倒可以考慮一下前面提到的這柴葛解肌湯。它是如何治病的呢?且聽“精誠名醫匯”為您細細道來——
你不是病在三條陽經上嗎?好,我一層一層地給你解開。
首先,你不是太陽經有表寒未解,出現畏寒、頭痛、身痛的現象嗎?好,我給你解太陽經表寒就是了。于是我們見到了羌活。此藥性味辛、苦,溫,入太陽膀胱經,功在散寒,祛風,除濕,止痛。這味藥是解太陽經表寒的良藥。君不見《本草匯言》里說:“羌活功能條達肢體,通暢血脈,攻徹邪氣,發散風寒風濕”,講的就是此理。
接下來,你不是病入陽明,出現口干口渴、尿黃的征象了嗎?好,我給你解陽明之邪。用什么?用葛根、白芷和石膏。葛根性味甘、辛,涼,入脾、胃經,功在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本草經疏》說它是“解散陽明溫病熱邪之要藥也”。因此,一旦陽明經有熱,我們往往用到葛根。還有那白芷。它性味辛,溫,入歸胃、大腸、肺經,功在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此藥也入陽明經,是散寒的要藥。《本草求真》說:“白芷,氣溫力厚,通竅行表,為足陽明經祛風散濕主藥”。此言不虛。再看那石膏,乃是響當當的清理熱的要藥。它性味甘、辛,大寒,入肺、胃經,功在清熱瀉火,除煩止渴。《醫學衷中參西錄》說:“石膏,涼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實熱者,放膽用之,直勝金丹”。可見這石膏清理熱之能了。
再往下,你不是有邪在少陽經嗎?好,我給你清解少陽。有什么?用柴胡和黃芩。對于柴胡,我們太熟悉了。它是入少陽經的疏解清透之藥。話說這病邪到了少陽這一層,用解表散寒之法是很難將其解決掉的。這個時候就得用和解、疏解的方法,給病邪一條出路,讓它自己知難而退。柴胡在這里,就起這樣的作用。黃芩呢?它性味苦,寒,入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功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它也是入少陽經的一味藥,可以清少陽之里熱。有這兩味藥在,少陽經的問題可以解決了。
最后,我們用生姜大棗來調和營衛,用白芍養血斂陰以防疏泄太過而傷陰,桔梗調暢氣機而有利于外邪的透出。如此一來,這感冒發熱不退的問題,豈能不解?
列位看官,您讀到這里,應該對這柴葛解肌湯有所了解了,也應該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獨特思維和博大精深之處而深深嘆服了。可見,我堂堂中醫,自由一番獨特芳華,傲然毅力于世界醫學之林。個中妙處,夠我們品味一生。
全文完,不知道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