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大批年輕人走出了校門,他們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初入社會的躊躇,正式跨進了職場。
很快,這些年輕人就會發現,職場的游戲規則和校園里是大相徑庭的,學習成績好的人在公司里不一定吃香,成績平平的人反而有可能混得風生水起。
當他們認識到這個問題,并為之感到困惑時,熟知職場潛規則的同齡人早已把他們遠遠甩在了身后。
假如不事先對這些規則進行了解,那么就只有吃到苦頭了,才能幡然醒悟。
不過,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又何必去冒這個險,以身試錯呢?
不管你是剛走出校園的職場菜鳥,還是一直以來郁郁不得志卻找不出原因的職場老手,小編從前人經驗中總結出的這十條職場潛規則,想必都會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一、新人切忌自視甚高。錢鐘書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20歲的時候不狂,那是他沒有志氣,如果30歲的時候還狂,那是他沒有頭腦。”
這條職場潛規則送給所有正處在“狂”的年紀的職場新人——野心和抱負可以有,但不要看不起你的上司,不要對公司大局指指點點。
年輕人,你真的沒你想象中的那么厲害。
二、除了法律和道德底線,放棄你的個人原則。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自己的原則要堅守,但是在職場上,不能“矯情”。
除了法律和道德這兩條底線,其他的一些事情我們則要學會變通和遷就,如果一個設計師堅持自己的審美,不愿意聽從客戶的意見改變作品,那么他就只有被炒掉的下場。
三、實力才是你的“免死金牌”。很多人熱衷于跟老板搞好關系,稱兄道弟,不過請注意,大部分老板是不會因為跟你私交好而原諒你犯下的錯誤,或者包容你毫無起色的業績水平的。
在職場,人際關系處理是次要的,實力才是你所向披靡的關鍵。
四、“先做小事,再做大事”?不存在的。幾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會這樣告訴我們:不要眼高手低,要學會從小事做起,小事做好了,才能去做大事。
可是回到現實,有沒有發現身邊一些人,似乎永遠都淹沒在雞毛蒜皮的事務性工作里?我們不能被“毒雞湯”所誤導,對所有的“小事”都心甘情愿地去做。
如果你一直在做“小事”,每天很忙但自身能力毫無進展,那么只有可能是兩個原因:你的上司不懂得如何合理分配工作;你的上司在故意刁難你。
五、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不要用人情。職場不是朋友圈,同事之間相處,我們應該自己估算好界限,比如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發個紅包遠比一句“謝謝”要來得簡單干脆。
給別人添了麻煩還認為理所當然的人,時間久了,大家都會對你敬而遠之。
六、如果你有月薪過萬的能力,就不要待在一天100塊工資的崗位上。雖然人在職場,謙虛謹慎的態度必不可少,但是這不代表我們要變得不自信,不敢去爭取自己的權益。
這個社會上不平等的事情有很多,當你的能力足夠強,為公司帶來了更多的利益,能夠勝任更高的職位的時候,如果公司方面不表態,又沒有任何的獎金和升職機會,那么大可以選擇離開。
七、不要害怕“槍打出頭鳥”。在做人態度方面,我們不能當“出頭鳥”,不能太過張揚,但是在面對任務時,第一個站出來的人,一定會令你的上司刮目相看。
“槍打的是態度跋扈的出頭鳥,而非敢于承擔任務的勇士。”
八、學會向老板邀功。每到月底、年底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做一份報表,對自己的業績做一個匯總,報告給上司,有人認為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任務,其實不然。
不要把這個過程當成是簡單的匯報,而應該以“邀功”的心態來做這份報告,你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好的成績,要用心去展示給上司看,而不是本著低調的想法就這么混過去,從而錯過了給上司留下好印象的機會。
九、如果工作不順,至少不要在同事面前抱怨。職場中沒有不透風的墻,即使和同事關系很好,有些話也不能亂說,畢竟你不知道,隨口一句抱怨傳到上司耳朵里時,會被放大曲解成什么樣的惡言惡語。
十、站在老板的立場上思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做事。在職場中,要學會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問題,這句話沒有錯,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下半句話——一定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做事。
我們可以假裝自己是老板,來考慮自己需要員工做什么樣的事,該怎么做,然后再回到自己員工的立場上來,去做好這件事,有些人不僅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思考,還順便想做老板該做的事,這是一項“大忌”。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不懂得在職場中隱忍和周旋,一些意氣用事的沖動和錯誤的思維方式,很容易讓我們在職業生涯上遇到挫折和瓶頸。
雖然不愿意面對,但職場潛規則是一直都存在的,我們不應該忽略它。
了解職場潛規則,能讓我們在職場中發展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