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是鳥類中最強壯的一類,動物學家通過觀察和研究,認為這可能與老鷹對幼雛的喂食習慣相關。
老鷹一次孵生四五只小鷹,由于它們的巢穴很高,獵捕回來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鷹。然而老鷹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平等的原則,而是哪一只小鷹搶得兇就給誰吃。結果是瘦弱的小鷹吃不到食物盡都餓死了,只能是那只最兇狠的小鷹存活下來。如此情況代代相傳,鷹族愈來愈強壯。
人們將觀察到的這個現象,就稱作老鷹效應。
Eagle Effect,是指自然界中適者生存的現象。
老鷹效應告訴我們,“公平”并不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也不是必然成為社會組織中的公認原則。一個組織內部存在適當的競爭,有利于進化和發展壯大,否則可能遭到自然淘汰。
發光要趁早
社會在進步中免不了會有激烈的競爭。如果有人一直沉迷于吃大鍋飯,很可能喪失在惡劣條件下“生存”的能力,隨時可能被淘汰出局。
引入競爭機制,難免存在某種不公平。比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對于沒有先富起來的人,就感覺不公平。雖然存在“不公平”,但對社會整體來說,確實是謀求突破貧窮落后困局的有效手段。
有了政策和機制,能不能“先富起來”,就要看個人的努力了。通過努力,至少要讓別人認為你行!
爭強不逞強
當然,引入競爭機制的初衷是提升有能力者,而不是借用老鷹效應打壓弱者。一味地強調弱肉強食,會引起強取豪奪。過度地爭權奪利,爭強好勝,也會走向反面。一個社會,放任一些人不擇手段,只顧自己發財,不管他人死活,造成很多人失業或下崗,讓更多的人永遠富不起來。這樣也就違背了初衷。
老鷹效應只不過提示我們,不能不求進取,甘愿落到被淘汰的境地。人貴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可為了競爭逞強好勝。要一步一個腳印,還要團結協作,帶領周邊群眾共同前進。
做人要有誠信,不能為了出人頭地,搞陰謀詭計,勾心斗角。應該尊重他人,虛心誠懇,成為時代的弄潮兒,生活中實在的強者。
不可否認,淘汰制在很多場合還是行之有效的。比如培養體育健將方面。從某種意義上,高考也是一種淘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