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脂肪,化學上屬于酯類,是1分子甘油與3分子長鏈脂肪酸縮合而成,又叫三酰甘油,舊稱甘油三酯。
組成脂肪的長鏈脂肪酸五花八門,都是混編的,大體分飽和與不飽和兩類。在整個編隊中,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多的油脂,熔點較低,常溫下為液態;含飽和脂肪酸比例多的脂肪往往是固態或半固態。
中國人喜歡炒菜,吃液態的植物油較多。而西方人喜歡焙烤食品,多用黃油等固態脂肪。正是西方的飲食習慣引出了“反式脂肪”話題。
即分子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這是不飽和脂肪酸特有的現象。英文Trans fats。
脂肪酸的基本骨架為碳氫化合物,分子中的碳都是4價。
除了與氫連接外,碳原子之間若全部以單鍵相互連接的,就是飽和脂肪酸;
若是個別的碳與碳之間以雙鍵連接,分子中的氫原子個數必然減少,就稱不飽和脂肪酸,也就是氫沒吃飽的意思。
正因為有了雙鍵,多出了一種同分異構現象。
構成雙鍵的2個碳原子上,各自連接的氫原子在空間位置上有兩種方式:
處于雙鍵同側的為順式cis;
處于異側的則為反式trans。
這就是順反異構。
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在催化劑的條件下加上氫原子,變成飽和脂肪酸,也就是讓碳碳雙鍵成為碳碳單鍵,得到的就是氫化植物油。
氫化技術是1897年法國化學家保羅·薩巴捷發明的,他為此獲得了諾貝爾獎。有了這項技術,就可以利用廉價的豆油、花生油、棉籽油等液體油脂,得到像黃油一樣的固體或半固體,也叫麥琪淋。
第一個使用氫化植物油的是寶潔公司,1911年生成出了Crisco品牌產品起酥油推向市場。這種人造的氫化植物油,可用于制作蛋糕、面包、奶酪、餅干和花生醬等。
之后,氫化植物油產量逐年攀升。到1957年,市面上人造黃油的銷量已經超過動物油脂,成為主流產品。
氫化植物油的崛起,有賴于其幾大優于動物油的特點:
烘焙和煎炸口感更好,不油膩;
性質更穩定、不易氧化酸敗。尤其是早期尚未普及冰箱的年代,可延長保質期;
價格低廉;
不含膽固醇。
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它是比動物油更健康的替代品,因此得到迅速普及。
然而,就在全世界都在為氫化植物油歡欣鼓舞的時候,有一位美國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生化專家,也就是一直為膽固醇正名的費雷德·庫默羅發出了不同聲音。
這位博士經過8年研究,1957年發表了反式脂肪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報告,揭開了質疑反式脂肪的序幕。
反式脂肪和氫化植物油有什么關系?
有機化學反應一般都是可逆反應。氫化反應不可能進行完全的,只能得到部分氫化產物。伴隨氫化反應,同時也發生脫氫逆反應,生成新的雙鍵。只是加氫多于脫氫。
反式脂肪酸恰恰主要是在脫氫的逆反應中新產生的,因為反式脂肪酸比順式脂肪酸更穩定。
天然脂肪中的脂肪酸,絕大多數是順式,只有少量反式存在。自然狀態下,反芻動物,比如牛、羊、鹿等,胃里會產生少量,轉移到奶和肉中,但很少。
另外,油脂在精煉過程中,也會因高溫處理產生一些反式脂肪酸。烹調時油溫過熱或反復煎炸,也會增加。不過,植物油氫化是人造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
在長達一個多世紀中,西式餐飲中的人造黃油(奶油)、起酥油、奶油蛋糕、蛋黃派、炸薯條、薯片、炸面包圈、糕點、餅干、高油的花式面包、泡芙、冰淇淋、咖啡伴侶等,都成了人們攝取反式脂肪的主要途徑。
受西餐的影響,咱們的珍珠奶茶,以及工廠出的的中式奶酪,包括奶貝、奶疙瘩、酸奶條等,也都加入了反式脂肪載體行列。
比如:
人造奶油中含反式脂肪7.1~17.7%,最高為31.9%;
起酥油中含10.3%,最高為38.4%;
炸薯條中含35%;
每份冰激凌也含有0.5克反式脂肪。
對人體而言,反式脂肪酸沒有營養價值,屬于非必需脂肪酸 。
那么它的害處呢?
繼費雷德·庫默羅博士的發現后,上世紀80年代之后,越來越多的證據驗證了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首先是使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增加50%。人造反式脂肪酸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壞膽固醇”;同時降低“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表明它正是引發血壓升高、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
另一些研究證明,反式脂肪可降低記憶、破壞人體細胞膜、影響細胞復制及再生,并且容易發胖;
懷孕或哺乳的婦女,攝入反式脂肪也會影響胎兒的健康。
科學領域的一致結論是,反式脂肪沒有最低無害劑量。
既然反式脂肪是部分氫化產生的,那么完全氫化的脂肪就應該沒有反式脂肪了吧?確實如此。不過完全氫化的脂肪太硬,無法使用。有人想出個點子將完全氫化的脂肪與未經氫化的植物油混配,達到既無反式脂肪,又有一定的軟硬度。
總之,反式脂肪的淘汰之勢不可逆轉了。由于歐美國家使用氫化植物油實在太廣泛,因此只能循序漸進。
各國均采取逐年緊縮政策來約束反式脂肪。
2013年美國FDA把“不完全氫化植物油”剔除出了安全名單。
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推薦“反式脂肪不超過總熱量的1%”的限度,約合每日2.2g。好在中國居民的反式脂肪攝入量一直遠低于該限度。中國城市居民攝入只有0.3%,農村居民更少僅為0.2%。
2018年5月14日,WHO提出了新的計劃,爭取在5年內在世界范圍內全面消除食物中的人造反式脂肪。還有4年了。
記住5月14日,記住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