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家長們,下午好~
我們來個午后甜點吧~
今日分享內容:親子溝通的五個小妙招
我們家長是孩子人生課堂中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很多行為都直接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家長一定要積極與孩子溝通,知道孩子的思想發展階段,也知道孩子需要哪些方面的幫助和教育。那么家長與孩子溝通的重要性是怎樣的,家長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
有些父母錯誤的認為,孩子教育是學校的事,和自己沒什么關系,疏不知,對孩子成長教育產生最大影響的不是學校老師,而是父母自己。
學校教的都是書本上的東西,而孩子的品德、性格、習慣是在家里形成的,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可見溝通的重要性。
今天給大家分享親子溝通的五個小妙招
1.問“小”不問“大”
孩子跟大人不一樣,他們很難理解抽象的問題,也很難回答。
因此,想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概況,要盡量避開“抽象”、“大范圍”的問題
不妨改問一些很簡單、一定有答案的問題,而且不妨從細節開始。
不要問:“你今天在學校過得如何?”“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什么?”這種問題,孩子很難回答,或是只會簡單回答:“還好?!薄皼]做什么!”這樣會讓聊天很難持續下去。
你可以改問:“你今天在學校上了哪些課?”
當孩子說出自然、音樂、國語的時候,你就有機會接著?
“喔!那自然課今天教什么?”孩子就會接著回答你的問題:“教氣象?。∈裁礆鉁亍L向的,無聊死了!”“喔!那音樂課有沒有好一點兒?……”你就可以借機了解他今天做了些什么,并持續交談下去。
2.從別人的事談起
從“別人談起”是一個很好的聊天方法,比方說,孩子會告訴我班上誰吃飯吃得最慢、誰最常被罰、誰功課最棒、誰今天又打了誰等等。
當然,在聊天過程中,我們就能窺見他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對同學的行為有什么樣的看法,然后了解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是用什么樣的身心狀態去處事。
3.不要“否定”,只要“同理”
有位媽媽說,當他孩子跟她抱怨:“啊!功課好難、好多!我都考不好”時,她明明很溫柔地回他:“考不好有什么關系?成績不是那么重要?。 苯Y果兒子卻氣得說她不了解他,拒絕再跟她說話,讓她很難過。
事實上,孩子當下需要的不是“否定”他的心情的對話,而是“了解”他心情的對話。
所以,如果媽媽改說:“啊!考不好心情一定很不好,你現在一定很難過,你要不要說說你的苦惱?”我相信她兒子的心情一定會好許多,也會繼續把心事對媽媽說出來。
保持中立的語調、同理感受他的感受,往往可以讓你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進而幫助他解決困境。
4.只要“傾聽”、不要“說教”
和孩子聊天,最忌諱的就是說教。
任何一種話題的聊天,只要淪落到說教與聽訓,那就沒趣到極點了!所以,聊天時可以對對方、對話題保持高度的興趣,多詢問、少評論,多說“你”,少說“我”,就很容易讓話題源源不絕地繼續下去。
5.注意肢體語言
聊天時,肢體語言也很重要。
適當的肢體語言,會讓孩子覺得你重視他、認真想要和他聊天。
父母可以用蹲下來、注視、專心傾聽、牽手或擁抱等方式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在乎。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在跟孩子聊天時,在尚未明白事情真相或者尚未想出如何應對之道時,先保持朋友般的傾聽,是很重要的!
跟孩子“說教”或“講道理”的時候,最好跟聊天分開,這才能夠讓孩子暢所欲言、無所不言!
其實,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犯錯誤,帶來很多麻煩的過程,但是作為家長,對孩子所有的行為都要懷抱接納的態度。
孩子規則感、自我約束力注定是比較差的,需要慢慢的建立和培養,所以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切身的去理解他,才能知道如何去幫助他。
這樣才能給孩子帶來實質性的成長。孩子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幫助、信任,才愿意跟別人合作,相信老師是愛他的,相信所處環境是安全的。
相反,當我們不接納孩子、討厭他,會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生氣、動怒甚至是打罵孩子,反復多次,就會引起孩子的反社會人格。孩子會仇恨,會影響彼此的親子關系,甚至以后也會打他的孩子,他會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所以我們不經意間就會給孩子灌輸、植入一些解決問題的方式和理念。
同時,當他激動的時候,當他不知道怎么解決問題的時候,也會伸出自己的小手去打別人。長此以往,可能你的說教、打罵都不在起作用了,孩子的自尊也被嚴重損壞,對生活的環境沒有了安全感,就開始了自我放棄。
數百萬份的龐大數據調查結果證明,那些自殺的孩子,自殺原因表面看來是學習壓力,但其背后深層次原因卻是:他們沒有得到來自父母的關注、以及健康的家庭。
這些事例說明我們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足以決定生死。
要知道,生命無法逆轉、成長無法逆轉、性格很難逆轉……
我很相信這句話,每一場學習空杯心態投入一定會收獲滿滿[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