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子宮肌瘤,要不要緊啊?需不需要手術切除?如果切除會給我帶來什么后果啊?”門診經常會碰到一些女性朋友們憂心忡忡地對著我們醫生發問。
其實子宮肌瘤應根據患者的癥狀、肌瘤的大小和位置、年齡、保留子宮或生育能力的需求或愿望進行綜合評估后給予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你們最關心的關于子宮肌瘤的十個問題吧。
目前病因尚未明確。肌瘤好發于生育年齡,青春期前少見,絕經后萎縮或消退。
較公認的觀點是肌瘤的發生可能與女性性激素相關,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促進肌瘤細胞分裂、刺激肌瘤生長。
除此之外,月經初潮過早(<10歲)、未生育、晚育、高血壓、肥胖、多囊卵巢綜合征、大量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可能會增加子宮肌瘤的發生風險。
子宮肌瘤尚不能完全預防。
平日飲食中,女性朋友們應以規律、營養均衡偏于清淡的飲食為主;生活中保持心情愉悅,調暢情志;產后、經期注意保暖;做好避孕,減少不必要的多次人流,對減少肌瘤的生成有積極的作用。
一些肌瘤患者并無明顯癥狀,僅于體檢時偶然被發現。癥狀出現與肌瘤部位、大小和數目,生長速度及肌瘤變性密切相關。
常見癥狀有:月經改變、白帶增多、腹部包塊、下腹疼痛墜脹、壓迫癥狀、不孕、繼發性貧血等
主要適用于子宮肌瘤小、月經正常,沒有生育要求,目前各項檢查沒有提示惡性可能的患者。
觀察隨訪主要從臨床癥狀和影像學方面進行,一般3-6個月檢查隨訪一次,若有些女性朋友接近絕經期,絕經后子宮肌瘤可自然發生萎縮,更不用急著開刀。
似乎沒有什么根治肌瘤的特效藥,據說某些活血祛瘀,消癥散結的中成藥如桂枝茯苓丸、婦科消瘤片有一定效果,但是把已經存在的肌瘤吃沒影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大多數沒有癥狀的肌瘤就好比是“良家婦女”,一旦不安分,就會出來搞事,惹麻煩。所以說,癥狀是決定手術的關鍵。
子宮肌瘤惡變率1%左右,要警惕這些肌瘤中的“冷面殺手”,如子宮平滑肌肉瘤,內膜間質肉瘤等會惡變,轉移,當出現下述表現引起重視,杜絕隱患。
腹腔鏡、開腹、陰式、宮腔鏡等手術路徑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總而言之,保留子宮,單做肌瘤剝除手術,適用于40歲以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
只有肌瘤嚴重多發,無法剝除干凈,癥狀明顯、沒有生育要求,子宮合并其他問題,懷疑惡變的患者,我們更傾向切除子宮。
性功能與生殖能力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子宮切除后,沒有月經,但是卵巢還是在繼續分泌性激素。
性體驗的敏感觸發點在陰蒂和G點,所以子宮切除一般對性生活影響不大。當然,觀念上的錯誤認知會影響啪啪的質量。相反,有的女性因為手術糾正了嚴重的婦科病和貧血,避免肌瘤惡變隱患,精神放松,性生活質量也有提高。
子宮切除后,會影響到卵巢的血供,導致卵巢功能提前2年左右出現退休。
必要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激素替代治療,這時荷爾蒙補充治療卻有個好處,只需要用雌激素,不需用孕激素(孕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風險)。只要合理正確補充,照樣可以使我們的女性貌美如花,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