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爸媽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幾種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
十年之后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看看你家是這樣嗎?
1.有愛的家庭
家人之間總有一種微妙的默契,雖然會有磕磕絆絆,但每天的形影不離早已將感情深入到骨髓里,這種感情就叫愛……
在有愛的家庭里,愛妻子,愛丈夫,愛父母,愛孩子,愛兄弟姐妹,愛家里的寵物,甚至愛家里的盆栽,愛這個世界。
一行禪師曾說:
“我們有必要學習創造幸福的技術,如果小時候受到了爸爸媽媽在家創造幸福的影響,那我們自然就會知道如何做了。”
愛是孩子成長最好的養分,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了愛。
2.夫妻關系在第一位的家庭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后,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相對于孩子來說,另一半總是被放棄的那一方。
實際上,家庭最好的狀態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并且隨時隨地表現出來,不要藏著掖著。
霍思燕和杜江是娛樂圈父母恩愛的典范,杜江進門總是先抱抱妻子,然后才抱抱嗯哼,夫妻兩人毫無避諱的在嗯哼面前擁抱、接吻,展現他們的恩愛。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嗯哼,會把媽媽當小公主寵著、會想著給寵物醫生帶糖、會主動關心別人,他不缺愛,所以也不吝嗇愛。
一對恩愛的父母,一對相互尊重的父母,是這個孩子以后家庭關系的參照物,基本上也就是孩子新家庭的模板。
3.懂得尊重的家庭
尊重的前提是信任孩子,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千百種可能,而人生的選擇權,應該屬于自己。
父母該做的,是相信孩子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人生,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應該是一個提供意見的角色,而不是決策者。
讓孩子在選擇中成長,學會承擔后果,而不是規劃好他們的人生計劃,逼著他們去執行。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就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情緒,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這些都是家長應該做的。
曾經在商城里見到過一個四歲的孩子,因為媽媽沒給他買想吃的冰激凌,他對著媽媽“破口大罵”!這位媽媽沒控制住情緒打了孩子,隨后強行將孩子抱走。
但是這種處理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不禮貌的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的脾氣更加暴躁。而且更令人擔心的是,父母的這些行為,可能正是導致孩子不尊重他人的原因!
所以想教導孩子尊重別人,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