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說,中央集權也是為了君主專制服務的。因為中央集權就是削弱地方的權力,將權力收歸與中央,而中央的最高首腦就是君主,所以說中央集權為君主專制服務。
中央集權,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中央要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如秦始皇廢分封制,行郡縣制,本來分封制使得地方權力很大,但是實施郡縣制后,地方官員直接由中央任命,一些分封制下地方的權力也是被廢除,例如自行定制稅率、建立地方武裝等權力都是被廢除。再比如元朝的行省制也是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其中清朝軍機處代表了中央集權的頂峰。
至于君主專制,主要指的是君主和百官(主要指丞相)的矛盾。可能有人會疑惑,君主明明是天下之主,怎么會被百官牽制。這其實就是君主專制發展的結果。其實歷史越往前,你就會發現君主的權力其實也是受限的。比如丞相,以前的君主要做出決策,很大程度上受丞相制約。再比如史官,記載君主的言行起居,還有諫官等都制約了君主。不過,封建制的體制下,君主是權力的中心,而且越是“雄主”,越是會加強自己的權力。如漢武帝實行“內外朝”,相權一分為二,加強了自己的權力。再比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相權一分為三,更是加強了君權。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廢了丞相制,六部收歸中央君主所有,之后設內閣等,都是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
嗯,好久沒有回答這種題了,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