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給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就是我打算將9塊巧克力均等地分給4個小孩去嘗一嘗,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分配呢?是不是感覺就一個答案,感覺不知道如何去思考解決這個問題?
編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本書《解決問題的三個思考工具》會對以上問題進行很好的回答,書中將會教會你如何將邏輯思考、橫向思考和批判性思考這三大思考工具綜合運用于實際工作,能幫助我們解決以上問題的同時也能幫助我們解決職場上的大部分問題,大大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
這本書的作者是來自日本的吉澤準特,曾就職于日本外資咨詢公司,積累了很多與客戶談判的經驗,對建導、培訓有頗深造詣,是IT服務管理的世界標準的認證獲得者。本書基于三大思考工具網羅了22種常用職場思維框架,用14個案例教我們避免解決思路的單一化和片面化,提升職場思考力。
編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一、我簡單介紹下這三大思考工具
1、邏輯思考就是我們常說的縱向思考,就是那種抽絲剝繭一步一步去解決問題的數學思考,具體的方法有演繹法和歸納法。
2、橫向思考就是我們說的水平思考,就是換位思考、換個方向思考,集中在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從中找出最優方案,具體的方法有類推思考和假說思考。
3、批判性思考也可以成為探索性思考,是一種質疑現狀,先搞清目的,再去尋找解決方案的探索性思考。具體包括辯證法和反證法。
編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二、如何運用這三大思考工具
就拿開頭提到那個問題為例。
1、用演繹法和歸納法的邏輯思考是基于過去事實或推斷對事物進行判斷的。
對9塊巧克力進行4的均分就是每人2塊+1/4塊,而這種邏輯思考也是大多數人都善于運用的思考工具。
2、橫向思考是使用類推思考來驗證發散性思維的多樣性,然后再用假說思考驗證各種想法的可行性,從“相似點”著手觀察巧克力的物體狀態變化來找到解決答案。
巧克力是會融化的,能從固體變為液體,這樣就可以換個角度從液體來解決。我們可以將9塊巧克力融化到一個大杯子里,然后再平均分成四份倒到小杯子里分給4個小孩。
3、批判性思考主要是先用反證法先搞清楚最終需要得到的結果和目的是什么,然后再用辯證法去解決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這個問題的最終目的是讓這4個小孩體會到分到的巧克力是一樣的,大家是公平和平等的。那從這個目的出發,解決方案就可以是將9塊巧克力收起1塊,剩余的8塊巧克力均等的分給4個小孩就行。
三、運用三大思考工具的22個商務思維框架
1、22個商務思維框架:
編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2、為了讓大家在任何場合下都能熟練運用這三大思考工具,本書作者結合案例,向大家介紹了10種不同切入點下的22個商務思維框架。我僅僅舉一個例子作為闡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購買作者原書進行指導實踐。
舉例:把產品賣給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
怎么做才能讓顧客想把產品帶回家呢?這時可以用故事法站在當地人的角度進行思考,用故事法進行場景模擬,設身處地的為顧客想,這樣很多想法就具體了。
然后利用SCAMPER法換個方式思考,確定作業順序,讓任何人都能簡單地完成操作。
實例介紹:杯裝方便面
開始的方便面都是用塑料包裝的,需要把面和調味料放進碗里,再加開水泡開。但是對于商務談判的現場可是找不到碗。大家一定想到了,老板最終通過看別人用杯子吃面的場景,這時故事法幫了大忙。在生產的時候由于面塊在下落到杯中時候容易發生傾斜,這種情況下倒入開水,面和湯很難完美融合。然后通過SCAMPER法中的互換、顛倒順利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關于思考和思維方面的知識一直都是讀者喜歡的知識,邏輯思考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思考,而橫向思考和批判性思考則需要我們更多的去學習和應用起來。聰明人的區別就在于橫向思考和批評性思考,前面有一篇文章介紹《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就是專注批判性思考的書籍介紹,大家有興趣可以回看文章或者購買原書加深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