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丁馬上兩歲了,有了孩子之后,發現時間過的是真快啊,這家伙之前還在肚子里,一眨眼就兩歲了。
我一直都堅持3歲之前親力親為的照顧孩子,建立情感鏈接的,所以即便工作很忙,也是把一些瑣事分給阿姨,孩子的建立規矩,情感照顧都是我在做的,挺有意思的,尤其是照顧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孩子跟孩子個體之間的差異實在太大了,有幾個感悟,和大家聊聊吧。
第一,個體差異是巨大的。
小布丁從一歲起,就對一切葉片超級感興趣,什么電風扇的葉片,抽油煙機的葉片,空調的葉片,排氣扇的葉片……
這是我在他身上看到的一個非常明顯的東西,無論他在大街上,還是在公園里,還是在書上,看到任何形似或神似葉片的東西,都特別激動,嗚嗚嗚的喊個不停,目不轉睛的盯著,要我們一遍遍的跟他講。
我看不出來這個能和任何家長能夠掛鉤的天賦類型有什么關系,但我清楚的知道,這個就會是他這個階段的熱情和熱愛,所以我也是盡可能的幫他各種能夠轉轉轉的東西。
小布丁第二愛的東西就是車,各種各樣的工程車,這個跟哥哥小時候是差不多的。不過哥哥小時候特別喜歡的動物,各種獅子老虎恐龍,布丁暫時還沒有熱情。
再比如說小布丁說話比小胖晚一些,表達能力也比同時期的小胖弱一些,吃飯也比同時期的哥哥慢一些,這些可能在別的家長眼里就是弱點了,尤其在有老大的對比之下,但我始終以個體差異的地方來看待這個事情,倒也從來沒有為此有任何的焦慮和擔心,因為從個體差異的角度,也能看到小布丁比同時期的哥哥更有秩序感,更有規則意識,這都是他們之間不同的地方。
我很喜歡欣賞這些不同,就跟投資的時候,看兩個不同的企業,他們各有側重點,各有發展的優勢和劣勢,不要強求孩子的一致,會少很多焦慮吧。
第二個感悟是,老二出生前6-8個月,一定一定要以老大的感受優先,這樣未來會省很多力氣。
小布丁出生的前八個月,我基本上沒有好好休息過。那個時候小胖跟所有的孩子一樣,面臨剛到家庭里的弟弟,會跟弟弟爭關愛。
比如小布丁剛出生要母乳,所以我晚上只能陪小布丁睡覺,這樣小布丁要吃的時候,我就可以親喂他。
這個時候,小胖已經獨自睡快一年了,但自從我陪小布丁睡之后,他就跟我說:
“媽媽,今天晚上你能陪我睡嗎?”
我說“沒問題,媽媽可以陪你睡覺。”
接下來的幾個月,我是真的沒睡過任何整覺,完全是在兩個臥室跑的狀態。
小胖看我給弟弟講故事,讓我去給他講,我說沒問題,媽媽給你講故事。那段時間,每天都好累好困啊,但我從來都沒試圖給小胖講過道理,告訴他媽媽很累,弟弟很小,你要照顧弟弟。
第一是我覺得,他對弟弟的存在還很陌生,任何感情都是需要長期建立的,不是說今天一來,我就建立了感情,這樣很反人性,反人性的話意味著孩子要壓抑自己的情感表達,最終反而不利于他培養和弟弟的感情。
網上有句話說的特別對,“這就相當于老公帶一個小老婆回來,還跟大老婆說你要照顧他,理解他”,但凡正常的大老婆都做不到,能做到的,一定有問題,這事就很不科學。
第二是我覺得,生老二,是我和我老公的決策,我們的決策就應該是我們來承擔責任,承擔后果,而不是讓第三人——老大來承擔責任。
我既然愿意生老二,那這個辛苦的后果就應該是我承擔的,是我在生孩子之前有所預期的;
理論上這種辛苦是我和我老公來負擔的,但孩子剛出生對媽媽的依賴,可能是爸爸無力分擔的,話說那段時間,正好是我老公身體不太好的一陣子,他經常性的失眠,所以我也跟他說你好好休息,孩子的事我來搞定,等你休息好了,你再替換我。
但我和老公之間的這種責任分配,也是我倆的“課題”,跟一個才五六歲的孩子沒有關系。所以照顧好兩個孩子,包括老大的情緒感受,是父母的“課題”,而不是孩子的課題。
那這段時間對老大情感的照顧,是有價值的,其實當老大慢慢的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也就逐步的放下了爭寵的心態,我能明顯的感受到小胖的變化和他心態的轉變,最近幾個月,都是我陪小布丁睡覺的,小胖也沒覺得有什么了,而且是真的覺得沒什么,不是裝出來的沒什么,而且他也會主動照顧弟弟,那用投資的眼光來看,就是這種趨勢養成了,未來會輕松很多。
第三,一定要學會分包任務。
二胎家庭,其實就是一個小企業了,媽媽就跟公司CEO一樣,一定要學會帶團隊,學會分包任務出去,如果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干,那是對自己的極大消耗。
像我們家,做飯家務等瑣事,這種事情是分包給阿姨的,
陪老大打鬧玩耍,一部分分包給了老公。
我爸媽前段時間也來了北京,我給他們分包的任務就是跟孩子玩,不要管任何其他事情。
很多時候父母會去管阿姨什么的,我說你們職責很明確,管阿姨的事情是我的任務,你們的任務就是陪孩子玩,阿姨做的再差,我是直接負責人,跟你們沒關系。
其實家庭就是另外一個企業,同樣要學會團隊協作,要學會帶團隊,引導團隊,經常有媽媽說家里人不配合怎么辦,其實職場上也經常會有團隊不配合,老板不配合這種事情,對吧?但是在不配合的情況下,我們怎么分析形勢,怎么盤活局面,怎么爭取支持,怎么修正預期,都是人生下半場很重要的內容,人生的下半場,和學生時代不一樣,沒有固定的答案,沒有正確的答案,一切都是如何盤活局面的博弈。
這個東西真的太重要的,但絕大多數女性是缺乏的,所以我覺得育兒,不能只盯著兒童教育,而是要管理學,心理學,投資,什么都涉獵,才能有融會貫通的感覺,才能化解不利的條件,讓形勢發生改變。
第四,女人經濟獨立還是最重要的。
經濟獨立,就有“fuck you”的底氣,真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雞湯,只能騙騙涉世未深的小姑娘,絕大多數的家庭矛盾,都可以靠錢來解決,解決不了,那就是錢還不太夠:
一個人忙不過來,就找兩個阿姨,實在不行,三個也行;
擔心和老人產生矛盾,就住兩套房子,沒時間去健身房,就請一個私教來家里……
所以啊,姐妹們,在照顧孩子的同時,永遠不要放棄搞錢,這個真的是最重要的,也是讓我們越活越舒心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