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這個訓練很重要,是因為最近找孩子試聽《富爸爸窮爸爸少兒財商啟蒙書》的音頻,發現不同孩子聽的能力,在三歲左右,差距已經可以非常大。而在六六上小學后,和老師們溝通,發現學生非常集中的問題,就是聽課時走神等問題。
因為對學齡前的孩子,家長容易忽視對“聽”的訓練,孩子如果能自己安靜地玩玩具、畫畫,就會被認為專注力很好了,但其實學齡前孩子挺容易進入“聽而不聞”的狀態。
專注力是一個多感官的概念,不僅看東西要有目標、要專注,聽人說話也一樣。一個不習慣“聽”的孩子,到了上小學,突然要他整個一節課40多分鐘都認真聽講、不開小差,還要聽清、聽全、聽懂,真挺難的。所以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經常會有沒聽清老師布置了哪些作業的事兒。
能認真聽,也是一種學習能力和態度,是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培養的。對這個,大家也知道我一向的主張就是:從小練、玩中學。今天就分享一些訓練孩子聆聽能力的小游戲,不同年齡的寶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和調整難度。
有目標的聽
有一個有趣的心理測驗:
40個心理學家在德國的一個小鎮開會,突然一個村民和一個黑人沖進了會場打斗起來,然后又跑了出去,整個過程只持續了20秒。心理學家們個個嚇得目瞪口呆。
這個時候主持人安撫大家:“這只是一個心理測試,現在請大家把剛才看到的盡可能詳細記錄下來。”
結果,這40個心理學家當中,只有4個人記得黑人是個光頭,其余人連黑人穿什么衣服都不記得了。
為什么這些著名的心理學家有這么高的錯誤率?因為在這件事發生的時候,他們沒有明確的注意對象。
前段時間,咱們分享了一篇《別人發呆的排隊、坐車時間,你可以這樣培養孩子的“學霸大腦”》,里面介紹了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概念。當我們有明確的注意對象時,可以把無意注意轉換成有意注意,這是集中注意力一個重要的方法。
那么訓練聽的能力也是一樣。下面這幾個游戲,可以讓孩子習慣有目標的聽,幫助孩子將來不斷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
聽聲辨物
準備一些玻璃杯、碗、小鼓、紙盒子、笛子等等能發聲的東西,讓寶寶坐在身邊,取出其中的兩樣,比如說杯子和小鼓。
跟寶寶說:“聽!”,然后分別敲擊杯子和小鼓。每次敲擊的時候,都可以強調“聽”這個動作,告訴孩子“這些聲音是不一樣的”。
讓寶寶轉過身去,敲擊其中的一樣東西,讓他根據聲音猜一猜你敲的是什么。
對于大點的孩子,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增加難度:一種是增加物品的數量,一種是提高聲音的相似度,比如說把豆子、花生、石頭裝進塑料瓶里搖一搖,讓孩子來分辨聲音的來源。
手指獵人
讓孩子把手掌張開,家長把一根手指輕輕放在孩子的手掌上。
念一首童謠,跟孩子約定,聽到某個詞的時候,孩子要迅速抓住家長的手指。家長可以故意把手指抽出來逃跑,增加難度和趣味性。
比如念童謠:“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幾只,讓我數一數,一二三四五”,可以和孩子約定,聽到動物的名字就可以抓捕手指。
哪個數字漏了?
家長數一串數字,讓孩子仔細聽聽,哪個數字數漏了?
比如從1數到10,家長可以說“1、2、4、5、6、8、10”,看孩子能不能找出數漏的“3、7、9”。
聽-理解-記憶
“聽”的目的,就是要聽懂,并且記住,“聽-理解-記憶”這個過程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解釋了。有些孩子聽講的時候,老師說的話聽到了,但是沒有理解。等大腦理解了這一句,老師已經說到下一句了。這就是大腦沒有養成解碼語言的習慣。下面的這幾個游戲,就可以對此進行訓練。
聽指揮夾彈珠
準備勺子或者筷子、小碗,以及五顏六色的彈珠。
給孩子指令:“把2個黑色彈珠和1個紅色彈珠夾進小碗里。”
這可以有效地讓孩子練習聽指令、理解指令、記住并執行的能力。
當然,筷子夾小球難度太大的話,道具完全可以變成毛球、積木、釣魚玩具等等,指令的難度也可以不斷升級。
悄悄話
把一個玩具藏在房間里的某個地方,然后跟孩子輕輕說一句“悄悄話”:
“你的小熊在臥室衣柜的第二個抽屜里。”
或者“小鴨子在浴室澡盆旁邊一個黃色的物體下面。”
看看孩子能不能理解并記住你說的話,把東西順利地找出來。
一心兩用
一心兩用的能力,在上學之后可挺重要的。孩子會經常需要多任務同時處理,比如一邊聽講一邊記筆記,老師的話不能聽漏了,筆記也不能記錯了。這種能力有個專業的名詞,叫“注意力的分配”。
來試試這個游戲:
孩子一邊壘積木,一邊問孩子一些不相干的問題,問題可以跳躍性比較大。
“你幾歲了?”
“今天星期幾?”
“爺爺的名字叫什么?”
“2加2等于幾?”
孩子回答問題的同時,手中的動作不能停,還要注意積木不能倒了。
對于大點的孩子,可以把壘積木換成更難更精細的活動,比如做算術題。
孩子的專注力也是一種學習習慣,是需要時間養成的,而且比學習某一門知識需要的時間更長。從長遠來看,是這些學習習慣,決定了孩子的成績。
所有這些專注力訓練游戲是有一些功利。雖然現在大家都提倡“不功利”的養育,但我理解的不功利,不是“不作為”,而是不給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和評價,讓孩子在游戲中輕松快樂的學習。這也是為了孩子和家長將來都可以更輕松。不然等孩子上學后,每天吼孩子吼到劈叉,真不是什么美妙的經歷。六六在進入小學后發現聽講走神的問題,我就是用帶她玩這些游戲訓練聽的能力的,平時家人陪伴時都會這么玩,幾個月下來老師們都說進步還是挺明顯的。
另外我還想說的是,要讓孩子愿意“聽”,做家長的要管住自己不要太嘮叨,一些要求和規則,簡單明了地說一遍就好。即使孩子做錯了,就事論事表達清楚自己的態度,不要不停地念念念,否則孩子會關閉自己的耳朵,自動過濾家長說的話,也不利于聆聽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