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副成本13塊錢的中藥化解掉患者身上的7處脂肪瘤后,突然明白:倪海廈的逝去就是中醫界最大悲哀。
倪海廈是中醫界的一位奇才,他是少有的“命,醫,卜,山,術”都精通的人,他將祖國醫學發揚到大陸的彼岸的美國。
在當時的佛羅里達州建立了第一個漢唐中醫館,當時最輝煌的時候就連當地醫學執照的更新和簽發都是由倪師說了算的。
他痛批現代的對抗式的治療,曾經說:覺得西醫科學而中醫不科學的人請不要來桃花島找我治病,我不收你這樣的笨蛋。
今天我要說的是脂肪瘤,這個東西發展壯大也就是這十幾年的時間,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越來越豐富使得脂肪瘤頻發。
那現代醫學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呢?那就是手術切除,既然它是身體上多出來的沒有用的,直接把它切掉不就完了嘛。
當然這種效果確是是立竿見影的,但是不過是地里摘豆子,這一茬摘完了等著下一茬長上來就行了,所以很多人切除了之后沒有多久又會復發。
隨便舉一個例子吧,來找我的一位患者,撩起衣服身上有7除脂肪瘤,但是在這之前他已經做手術切除過了,可是過了沒有多久這些瘤子依然長上來了。最大的有笨雞蛋大小。
刻診:乏力舌有瘀點,苔厚膩,脈象沉細。
于是四診之后擬方:小伸筋草,川芎,丹參,黃芪,白芥子,白術。
開始的時候他覺的藥太少,不想用,經過我的一番勸解之后他決定拿回去試試。
結果不到一個星期的時候,他大便拉出了很多粘稠而膠著的東西,隨后繼續使用她身上的脂肪瘤變軟變癟了。
連續調理了半個月之后她的脂肪瘤已經完全沒有了,皮膚變的光滑有彈性,就像沒有得過脂肪瘤一樣。
其實脂肪瘤在中醫里叫做皮里膜外之痰,是一個痰核,脾是生痰之源,又是運化精微谷物的場所,這個方子雖然只有6味藥,但是他把脂肪瘤的所有的退路都封死了。
從中醫的角度講,治療脂肪瘤的三大要領是:扶正,健脾,化痰。
在這個方子里,首先是白術和雞內金,白術補脾,雞內金消瘀滯,一補一消,既不用擔心燥膩,也不用擔心傷正。
其次是小伸筋草和白芥子,是用來對付痰濕的,形成脂肪瘤的痰濕,不是一般的痰濕,醫書上叫做“皮里膜外之痰”。
這時候,用陳皮、半夏之類化痰祛濕的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但是這兩味藥,小伸筋草“拔”痰,白芥子“搜”痰,有了它倆,不管多頑固的痰濕,都不在話下。
最后,還加了一味黃芪,用來扶正,人體的正氣,就好像護城河一樣,河里沒有水,賊風邪氣就會趁虛而入,打退一波,還會有下一波,永遠也打不完。
久病必有瘀,丹參用來活血化瘀打通身體的脈絡,川芎行氣,正所謂氣為血之帥, 血要行,氣就要先行。所以用川芎來破氣同時還能活血。
《景岳全書》記載:川芎味辛微甘,氣溫,升也,陽也。其性善散,又走肝經,氣中之血藥也。
川芎歸俱屬血藥,而芎之散動尤甚于歸,故能散風寒,治頭痛,破瘀蓄,通血脈,解結氣,逐疼痛,排膿消腫,逐血通經。
我那些在求學期間對中醫頂禮膜拜,對西醫西藥嗤之以鼻的朋友們,在進入醫院工作之后,醫的傳統診療手段應用的越來越少,甚至流于形式,受西醫理論的影響越來越大,西醫的診療手段也越來越多的參與到他們的診治過程當中了。
談及當初要憑借一雙手、一根針便起沉疴、祛頑疾,妙手回春的遠大理想,現在多是當做年少輕狂的笑談了。對此只能說:環境能改變人,人若想改變環境,實在太難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