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寒內熱——防風通圣芄
1、上寒下熱——左歸芄
表現:上半身:畏寒怕冷、面色蒼白、氣短乏力;下半身:腿腳發熱、小便短赤、大便干燥等癥狀。
原因:多是由于上焦陽氣不足,無法溫煦上半身,而下焦陰液不足,導致虛火內生所致。
作用:溫補上焦陽氣、清降下焦虛火。
2.上熱下寒——交泰芄
表現:上半身: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干口渴;下半身:手腳冰涼、腰膝冷痛、夜尿多
原因:多是由于心腎不交、心火在上,腎水在下所致
作用:交通心腎
3、內外皆寒——附子理中芄
表現:全身畏寒、四肢冰冷、腹痛喜溫、嘔吐清水、大便稀溏等癥狀。
原因:多是由于脾胃虛寒,陽氣不足,無法溫煦內外所致。
作用:溫中散寒、補氣健脾。
4、內外皆熱——白虎湯
表現:全身高熱、大汗淋漓、口渴喜冷飲、煩躁不安、面紅目赤等癥狀。
原因:多是由于外感熱邪或內熱熾盛,導致內外熱邪交織所致。
作用: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5、外寒內熱——防風通圣芄
表現: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同時口干咽痛、便秘尿黃等。
原因:多是由于外感寒邪束表,內有郁熱無法散發所致。
作用:解表散寒、清熱通里。
6、外熱內寒——桂枝茯苓芄
表現:外感風熱(發熱汗出、頭痛咽痛),同時腹痛喜溫、四肢冰冷等。
原因:多是由于外感熱邪侵襲,而體內陽氣不足,寒濕內生所致。
作用:解表清熱、溫里散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