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原因,或為食積,3味藥的小方,消食...
消食導滯,還健運脾胃
在小兒的常見病中,有一種咳嗽非常多見,它幾乎是積食后的標配,那就是積食咳嗽。說白了,就是吃多了不消化,導致的咳嗽。一般多見于小兒,尤其是幼兒,也基本上是小兒的專利。
積食咳嗽的表現多為咳嗽或發熱,無明顯外感的癥狀,多伴有積食,脘腹脹滿,打臭嗝、泛酸水,大便干燥,或便秘,屁多臭穢,肚腹脹熱,舌苔中部厚膩,或白或黃。
那么,為什么積食會引起咳嗽呢?
一方面,因為脾胃五行為土,肺五行為金,脾胃其實是肺的老媽。積食時,其實是脾胃生病了,即老媽病了,不能好好照顧孩子,所以孩子就會受苦,這就是中醫所謂的“母病及子”。
另一方面,人體里有個看不見的小輪子,脾胃是中軸。脾氣從左邊往上升,胃氣從右邊往下降,帶動著小輪子轉動。在左邊,肝氣會隨著脾氣往上升;在右邊,肺氣會隨著胃氣往下降。胃氣相當于是給肺氣開辟了下降的通道。
積食的時候,胃氣不能正常往下降。胃氣不降的結果,就是肺氣不能降,肺氣上逆必然會引發咳嗽。
因此,由積食引起的咳嗽,必須從治療脾胃入手,“老媽”的病好了,“兒子”的病就自然好了。
在治療積食的時候,最常用的方子就是焦三仙,即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三者搭配,消食導滯,健運脾胃。
焦山楂善于消肉類或油膩過多所致的食積;焦神曲則利于消化米面食物;焦麥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類食物的作用。三藥合用,能明顯地增強消化功能。
此外,積食咳嗽還有很多中成藥,如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保和丸、大山楂丸等。
#健康2021# 歡迎分享、轉發,關注
@中醫藥養生知識科普 ,每天給你帶來健康養生知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