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內服外熏洗,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近期...
中藥內服外熏洗,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近期、遠期療效均滿意。
涵寶,女,6歲,家長訴鼻塞、流涕反復發作2年余,兒童醫院確診為過敏性鼻炎。平素鼻塞、噴嚏、流涕,咳嗽,晨起加重,遇冷空氣癥狀明顯,易感冒,汗多,納差。望診見面色稍白,流少許清涕,舌質淡白、苔薄白,脈細弱。
辨證屬脾肺氣虛、衛外不固,復感風寒,治宜溫肺益氣、健脾補中。
內服方藥:炙黃芪、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桔梗、柴胡、白術、防風等。7劑,每日1劑,每劑煎2次,口服,每日2次。
外用方藥:生麻黃、細辛、辛夷、白芷、蒼耳子、生黃芪、炒白術、川芎等。7劑,每日1劑,每劑煎2次,藥汁趁熱先熏后洗鼻腔2次,每次10~15min。
服藥7劑后復診,噴嚏、流涕減輕,惟鼻塞改善不明顯,上方繼續熏洗7劑,鼻塞、流涕消失,其他諸癥明顯好轉。后守方調理。半年隨訪,未再復發。
中醫把過敏性鼻炎歸屬于鼻鼽、鼽嚏、鼻淵等范疇,臨床以鼻癢、流涕、噴嚏、鼻塞等為主癥。其發生有“標”、“本”二因?!皹恕庇懈惺茱L寒、風熱,接觸或聞及花粉、氣味等某些致敏物;“本”指體質,一般多為肺脾氣虛,肺虛宣肅功能失常,脾虛氣血匱乏不足以養肺,使肺氣無力抗邪,兩者相互作用,肺升清降濁衛外功能減弱,導致鼻塞、流涕、噴嚏,汗多,易感冒。臨床治療宜標本兼治,以健脾益氣以固其本,以宣肺通竅,兼以散寒、清熱、化瘀等治其標緩其急。
此病案小兒面白,流清涕,舌質淡白、苔薄白,脈細弱,結合平素易感冒、胃納欠佳、氣短自汗等,其病程長,病情反復,可謂典型肺脾氣虛表現,治當健脾益肺、益氣固表。故內服方補脾益肺,益衛固表,外用熏洗方辛溫宣肺通竅,加芪、術,輔以補氣健脾,益衛固表,且通過熏蒸使蒸汽攜帶藥物有效成分直達鼻腔,再取藥液清洗鼻腔,加強疏風通竅作用。體現了“外治之理,即內治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之理,內外同施,標本兼治,配合生活指導,以提高機體抗病力。
該例患兒近期療效癥狀消失,遠期療效甚佳,也進一步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治病求本的精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