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格非 原創
舌苔是舌診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大多數醫者只注意觀察肯的顏色、薄厚和干潤,注意苔的偏正者甚少,根據偏正情況辯證施治者更少。然而偏苔辨證早有記載,如《辨舌指南》:“偏苔者, 其苔半布也,有偏內、偏外、偏左、偏右之分。“筆者30年前侍診于廣州傷寒名家黎少庇老師時,曾見一特殊類型的偏苔,以舌部為界,一側為白苔,一側為淡黃苔,境地清晰,黎師教誨云:“凡遇此苔當以半表半里論治,因白苔主表,黃苔主里,舌兩側屬肝膽部位,今一側白苔、一側黃苔邪在少陽之樞,按少陽病治之?!蓖恫窈鷾恍翳豕摹?/p>
余臨證20余年,遇此類偏苔近百例,牢記黎師經驗,均以柴胡湯治而獲良效。如治一老婦,胃脘痛4月有余,并左側腰背牽引作痛,曾服六味地黃丸、壯腰健腎丸、六君子湯等均未奏效。近日夜間腰痛增劇,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香脊以舌中部為界,右黃而左白,脈弦。乃按黎師經驗,予小柴胡湯加減:
柴胡、法半夏各10克,黨參、川斷、菟絲子,白芍, 大棗,炙甘草6克,生姜。3劑,日1劑,水煎服。藥后胃脘及腰背疼痛明顯減輕。復診時余未應診,他醫改投---貫煎加味,服后胃脘痛反劇,不得眠,又復診于余。見其偏苔依然如故,仍守上診之小柴胡湯加味,治療7天后,苔轉薄白,偏苔消失,諸證悉除。本例病者治療中雖有周折,但最終仍以小柴胡湯收效,可見偏苔在臨床辨證施治中的重要作用。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