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不免要采取藥物治療。但由于患者忍受不了藥物副作用或意志力薄弱,經常有隨便停藥的現象發生,導致疾病復發,治療難度加大。今天,恩恩醫生李龍飛副主任就跟大家一起來談一下精神類疾病停藥那些事。
為什么不能隨便停藥?
因為隨便停藥會出現戒斷反應
戒斷反應是指停止使用藥物或減少使用劑量或使用拮抗劑占據受體后所出現的特殊的心理癥候群,其機制是由于長期用藥后,突然停藥引起的適應性反跳,不同藥物所致的戒斷癥狀因其藥理特性不同而不同,一般表現為與所使用的藥物作用相反的癥狀。
戒斷反應可以表現為失眠、惡心、嘔吐、出汗,口唇舌、下頜、軀體不自主的或刻板的運動,疲勞、嗜睡、肌痛、寒顫等諸多癥狀。
因為隨便停藥會加大治療難度
隨便停藥會傷害到大腦。對于精神類疾病來講,首次發病之后及時的進行治療是最好的治療機會,而如果精神疾病病因為停藥不合理導致患病和復發的次數變多,那么大腦神經也會很容易出現難以逆轉的損傷,如果是這樣那么治療難度就會相對的提高。
什么時候能停藥?
我們都知道精神病人需要藥物的控制才能夠預防疾病的發作,但是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用藥后,病人覺得病情已經穩定,可以停藥嗎?這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問題。對此專家指出:
如果精神病患者首次發病,在此后一年的維持治療期中病情穩定、沒有精神癥狀出現,就可以考慮停藥。
如果是多次發病,在此后五年的維持治療期中病情穩定、沒有精神癥狀出現,就可以考慮停藥。
對那些曾有過嚴重自殺、自傷或暴力行為的患者,可能需要長期維持治療了。
當決定停用藥物時,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減少復發的危險性:逐漸停藥,持續數月;增多觀察的次數;和醫生合作制定復發時能早期發現和治療的計劃等。
建議患者不可自行停藥,停藥需請示醫生。精神類疾病通常非常頑固而且較易反彈,因此,需要長期維持性治療,如果是換藥、加減藥物劑量、停藥等,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哪些因素可以幫助患者成功停藥呢?
自我照料
研究分析顯示,對成功停藥最有幫助的因素為自我教育,如讀書、上網查詢資料;其次是戶外活動、睡眠質量、情感表達、養寵物、體育鍛煉。
社會支持
有一定的社會支持對成功停藥有很大影響。有患者表示:與曾經成功停藥或減藥的朋友交流,對自身的停藥很有幫助。
專業醫療指導
患者要意識到不能私自停藥的重要性,如果感覺到了停藥時機,要尋求專業的醫療指導,在醫生的建議下停藥。
得了精神疾病怎么辦?大家可以在應用市場下載恩恩醫生APP,平臺匯集近千名精神心理科專家,為您提供專業的一對一服務。有任何精神、心理疾病問題,都可以進行免費咨詢,還能直接購買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