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菌是多種有益微生物復合而成的菌群。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日本的微生物學家比嘉照夫教授研制成功。
EM菌中一般含有放線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等幾大類(幾個屬)中的幾個甚至幾十個種的細菌。
EM菌的生產工藝比較復雜,這其中菌種的保存、培養基的制備以及擴培過程都要求很強的技術工藝和設備做支持。其中實驗室和工廠化生產過程中,培養基用到了:蛋白胨、磷酸二氫鉀,氯化銨……等多種試劑。培養設備需要接種箱,反應釜等等。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廠家直接向水產養殖單位或養殖戶出售一些“粗放型”的EM菌培養基和菌種,在制備過程中用比較常見的大塑料桶和紅糖等原料和設備加菌種和培養基就可以制作EM菌。當然,這樣的條件下制作出的EM菌的質量也會較差一些。
如果說EM菌哪家強,其實我想說大部分廠家生產的EM菌都差不多。
EM菌的質量好與不好,從如下幾個方面可以判定:
1,EM菌中所含的細菌種類及數量,也就是這款EM菌產品中究竟有幾種菌?總數有多少?每種菌各有多少?
2,EM菌中的雜菌控制程度如何?
3,EM菌應用在水產養殖,農業種植,畜禽飼養方面使用效果如何?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現在都在推行“生態養殖”這個概念,也就是說在養殖過程中少用藥,盡量應用微生態制劑調理水環境及養殖動物的腸道環境。那么,微生態制劑中占比重很大的EM菌的質量往往就決定了微生態制劑的整體價值。
現在國內做EM菌的廠家非常多,產品也魚目混雜。但這其中真正能稱得上質量過硬的EM菌其實沒有太多。這其中很多EM菌產品中的細菌種類太少,例如只有芽孢桿菌和酵母菌,或者僅有芽孢桿菌和乳酸菌……但產品標簽上卻寫得天花亂墜:多少多少個菌種復合,每毫升八十億,甚至一百幾十億……
所以,在選擇EM菌產品時應該盡量選擇知名的、口碑較高的大型微生態制劑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