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以來,涌現出無數革命先烈。那你知道第0001號新中國首張烈士證,頒給了誰嗎?
1952年8月3日,毛澤東主席將編號為“中共字第0001號”的新中國首張“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即“烈士證”,簽發給了段德昌。
他,既是彭德懷的入黨介紹人,更是洪湖蘇區的締造者,功績卓著。

初識毛澤東
1904年8月19日,段德昌出生于湖南省南縣,父親是一位新式知識分子,非常重視對段德昌的教育。
1921年3月,毛澤東以湖南省督學的身份到南縣第一高等小學考察,認識了段德昌。兩人一見如故,聰明好學、胸懷遠大的段德昌給毛澤東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年,毛澤東給段德昌寫信,建議他到省城長沙讀書。后來,段德昌考入長沙中華圣公會雅各中學,參加了毛澤東、易禮容等人創辦的“文化書社”,積極投身愛國學生運動。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后,段德昌和其他進步青年一同組織了“青滬慘案南縣雪恥會”。6月,段德昌加入了共青團,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不久,表現優異的段德昌被黨組織選派到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

段德昌
段德昌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各科成績都很優異。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發生后,段德昌在指責蔣介石叛變革命、淪為新軍閥的公開信上簽了名,被關了禁閉。
欣賞段德昌才華的蔣介石為拉攏他,親自出面做“感化”工作,結果被段德昌嗆得顏面盡失,惱羞成怒的蔣介石下令開除了段德昌的學籍。
時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非常欣賞段德昌的才能和氣節,推薦他到毛澤東、李富春等人主辦的中央政治講習班學習。講習班畢業后,段德昌參加了北伐戰爭,負責在士兵和群眾中開展宣傳和組織工作,被群眾譽為“鐵科長”。
時任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在簽署對段德昌的表揚通報時,曾對身邊的心腹感嘆:“我就不明白,為什么像段德昌這樣有才能的人都跟著共產黨跑?”
彭德懷的入黨引路人
1926年,北伐軍血戰武昌,段德昌帶兵攻擊南門十多天不下火線,令時任第8軍第1團第1營營長的彭德懷欽佩不已。
有一次倆人不期而遇,徹夜長談。彭德懷問:“共產黨員打仗為什么那么勇敢?”段德昌答:“勇敢是來自他們的理想?!迸斫又鴨枺骸笆裁蠢硐??”段答:“共產主義理想。共產黨人的理想,就是要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為全國工人農民謀福利!”
這樣一席話,讓苦苦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彭德懷豁然開朗,從此決心跟著共產黨走。
1927年5月21日,許克祥發動“馬日事變”大肆屠殺工農。段德昌秘密轉移到賀龍任軍長的第20軍,后隨部隊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軍南下途中被強敵打散,段德昌化裝潛回湖北,后奉湖北省委指示前往鄂西從事農運工作。
當年9月,中共鄂中特委和鄂西特委聯合發動鄂中公(安)江(陵)地區秋收暴動,段德昌在戰斗中受傷,奉上級指示秘密回到家鄉南縣養傷。
此時,已升任獨立5師1團代理團長的彭德懷正率部駐防南縣,聽說段德昌回家養傷,立即派軍醫為其醫治。二人又進行了推心置腹的長談,段德昌還將《通俗資本論》和《無產階級哲學說》送給彭德懷,叮囑他要好好學習,提高認識水平。
彭德懷對這次長談永生難忘。他在晚年回憶道:“我當時聽了他那番話,覺得身上增加了不少力量,改變了'馬日事變’后的孤立感;覺得同共產黨取得聯系,就是同人民群眾取得了聯系,也就有了依靠似的?!?/span>
在段德昌與中共南(縣)華(容)安(鄉)特委的介紹下,彭德懷于1928年1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終此一生,彭德懷都把段德昌當作是自己的革命引路人。

紅軍時期的彭德懷
創建蘇區
1927年11月,段德昌傷愈后赴湖北公安任縣委書記。1928年春節前夕,段德昌組織隊伍發動“公安暴動”占領公安縣城,用奪取來的槍支彈藥組建了公安縣游擊大隊,自任大隊長,點燃了荊江地區的革命烽火。
不久,敵人發起反撲,段德昌率領游擊大隊撤出公安縣城,轉戰到洪湖地區,與當地游擊隊合編為洪湖游擊隊,著手創建根據地。
1929年2月,段德昌出任擴編后的洪湖游擊大隊第2中隊中隊長,打出了赫赫威名。7月,鄂西特委將各路游擊大隊合編為鄂西游擊總隊,段德昌擔任參謀長。不久,周逸群主動讓賢,由段德昌接任游擊總隊長。
在與強敵的作戰中,段德昌總結實戰經驗,提出了“敵來我飛,敵去我歸,敵多則跑,敵少則搞”的戰術原則,與同一時期毛主席總結提煉出的游擊戰術“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有異曲同工之妙。
1929年12月,鄂西游擊總隊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1師,段德昌任師長。后升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段德昌任該軍第1縱隊縱隊長。紅6軍成立后經過3個月作戰,打得鄂西地區的國民黨軍和團防武裝聞風喪膽,根據地基本連成了一片。
1930年4月,鄂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了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洪湖蘇區宣告誕生。
在土地革命戰爭史上,中央蘇區、鄂豫皖蘇區和湘鄂西蘇區并稱為三大蘇區。洪湖蘇區是湘鄂西蘇區中面積最大、最鞏固的一塊,段德昌貢獻巨大。

段德昌雕像
東征西戰
1930年4月,段德昌率部東征,直逼武漢附近的蔡甸。武漢一家報紙哀嘆:“江漢平原匪患日甚,匪首段德昌再起,彼用兵如神,我軍不力,一再敗北,自此無寧日矣?!?/span>
1930年6月,段德昌率部南渡長江,和賀龍領導的紅4軍會師。此后,兩軍合編為紅2軍團,段德昌任紅17師師長,不久又升任紅6軍軍長。
1930年9月,“立三路線”的執行者強令紅2軍團南下攻打長沙,結果損失慘重,洪湖蘇區也幾乎喪失殆盡。堅決主張回師洪湖、恢復蘇區的段德昌被降職為湘鄂西聯縣政府赤衛隊總隊長。忍辱負重的段德昌回到洪湖后,將在戰斗中失散的近千名戰士整編為紅軍獨立團,誓為奪回洪湖、再創根據地而戰斗。
在1931年春的兩次反“圍剿”斗爭中,段德昌領導獨立團和赤衛隊,采取游擊戰術,伺機將敵人各個擊破,不僅恢復了洪湖蘇區,而且部隊發展到2000多人,成為湘鄂西地區令敵人聞風喪膽的一支紅色勁旅。
1931年3月,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執行者夏曦出任湘鄂西中央分局書記和湘鄂軍委分會主席,他將紅2軍團縮編為紅3軍,下轄7、8、9三個師,段德昌出任第9師師長。
1931年1月,段德昌指揮紅9師在龍王集全殲敵第12混成旅,生俘旅長張聯華以下4000余人,繳獲步槍3000余支、迫擊炮20余門、輕重機槍100余挺、軍裝1萬套,還用繳獲的戰馬新建了1個騎兵團。
1932年3月,面對敵軍兵分三路分進合擊,段德昌集中優勢兵力,用火牛陣大破敵144旅李家場防線,將該旅全殲,俘敵旅長以下2000多人,繳獲槍支3000余支,同時還擊潰敵142旅,史稱“文家墩大捷”。
此戰后,根據地群眾尊稱段德昌為“火龍將軍”,“有賀不倒,無段不勝”成了湘鄂西的新民諺。(注:“賀”指賀龍,時任紅2軍團總指揮)

從1932年4月開始,夏曦在蘇區掀起了一輪又一輪“肅反”運動,許多久經斗爭考驗、為革命出生入死的紅軍指戰員被打成“改組派”,一批批被抓、被殺。
一時間,蘇區和紅軍元氣大傷,人心惶惶,在強敵進攻下連遭敗績,最終喪失了洪湖蘇區。生性剛直的段德昌對夏曦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斗爭,遭到夏曦忌恨。
蒙冤犧牲
1933年3月24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巴東縣金果坪召開會議,檢討洪湖蘇區和湘鄂西根據地斗爭失敗的原因。赴會前,段德昌對愛人劉淑云說:“夏要繼續殺人,我反對,他殺的全是我們黨的精華。”
果然,夏曦在會議發言中非但不檢討自己應負的責任,反而認為湘鄂西蘇區斗爭的失敗是由于殺“改組派”不徹底,還要更深入、更徹底地開展“肅反”,并提出解散湘鄂西共產黨,取消紅軍中的全部黨組織等錯誤主張。
段德昌在會上堅決反對夏曦繼續搞“肅反”,并明確提出洪湖根據地的喪失,主要是由夏曦搞的“肅反”和他堅持的錯誤軍事路線所造成的。他憤怒地質問夏曦:“你誰都不相信了,連黨你也不相信了。你把紅軍搞完了,蘇區搞光了,你是革命的功臣還是革命的罪人?”
1933年5月1日下午,夏曦在江家村召開所謂的“公審大會”,宣布段德昌犯有陰謀分裂紅軍、企圖搞反革命暴動、迫害群眾等3條莫須有的“罪狀”,并當場對段德昌執行死刑。
段德昌面無懼色,對在場的干部群眾慷慨陳辭:“共產黨人砍腦殼也要講真話,我相信中國革命一定會勝利。紅軍要打回洪湖去,不要忘記了洪湖人民。紅軍要趕快恢復黨的組織,沒有黨的領導,紅軍寸步難行。肅反肅到德昌止,再也不要自相殘殺了!在全國勝利的那一天,希望紅軍能回到我的家鄉,轉告我的親屬——我段德昌生是黨的人,死是黨的鬼,沒有給洪湖人民丟臉,歷史將會作出公正的結論!”
臨刑前,段德昌提出的最后要求是:“如今紅3軍子彈極缺。殺我時不要用子彈,子彈留給敵人。對我,刀砍、火燒都可以!”

段德昌犧牲后,群眾含淚掩埋了他的遺體,并在墳前栽下了代表他年齡的29棵青松。洪湖蘇區許多鄉親在祠堂或廟宇中供上“火龍”牌位,以紀念這位洪湖蘇區的創建功臣。
正如段德昌所預言,歷史是公正的。1945年4月,在延安楊家嶺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六屆七中全會,徹底清算了王明“左”傾錯誤路線。會上,任弼時詳細介紹了段德昌忠于革命、堅貞不屈的事跡。毛澤東鄭重提議為段德昌平反。
6月17日,段德昌等革命死難烈士追悼大會在延安中央黨校大禮堂舉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及大會全體代表、延安各界代表出席。毛澤東擔任主祭并敬獻挽詞:“死難烈士萬歲”。
1953年1月,段德昌的遺骸被遷葬于鶴峰下坪,1962年再遷至鶴峰滿山紅烈士陵園。1983年5月,在段德昌蒙難50周年之際,湖南南縣人民在縣城郊區修建了段德昌烈士紀念碑。何長工同志題詞:“段德昌烈士永垂不朽”。
1989年,段德昌被中央軍委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33位軍事家之一。2009年9月14日,段德昌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